东莞市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16 东莞市统计局

八、金融与保险业

金融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金融政策,积极防范金融风险,信贷业务健康稳定发展。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1040.84亿元,比年初增长20.50%。其中,储蓄存款余额616.34亿元,比年初增长15.48%;企业存款余额326.85亿元,比年初增长29.93%。各项贷款余额524.37亿元,比年初增长18.50%,其中,短期贷款余额462.81亿元,比年初增长16.78%。实现存贷顺差516.47亿元,增长22.6%,存贷率继续窄幅下降。信贷资产质量稳定。年末,全市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下降5.53个百分点,其中,逾期贷款率下降7.27个百分点,呆账贷款率下降0.11个百分点。当年新增贷款本金回收率为99.46%,新增贷款利息回收率为99.3%。全年现金净投放101.55亿元,比上年增加75.07亿元。

证券市场交投活跃。年末全市实有证券营业网点13家,参与深沪两市交易开户投资16.5万户,全年股票总成交额574.45亿元,比上年增长51.79%。其中买进额287.79亿元,增长48.10%;卖出额268.66亿元,增长45.91%。保证金余额19.06亿元,比年初增长142.14%。

保险业日益发展。全年中保财产保险、中国人寿保险、平安保险及太平洋保险等四家保险公司实现承保总额1392.93亿元,比上年增长61.56%;保费收入9.34亿元,下降1.06%;赔款支出1.65亿元,下降21.05%。

九、科学技术与教育

“科教兴市”战略的积极推进与市《关于依靠科技进步、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决定》的贯彻落实,促进了全市科技的发展。

高新技术企业进一步壮大。全年获得省级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4家,占全省获批总数的14.3%。至年底全市省级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53家,其中,广东彩管公司的“重点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通过了专家的论证,成为全省五十家重点工程中心之一。全年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215亿元,比上年增长89.09%,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3.71%,比上年提高了近3个百分点。

民营科技企业继续蓬勃发展。全年经市审核认定的民营科技企业55家,年末民营科技企业总数160家,其中获省认定的省级民营科技企业共9家。全年民营科技企业资产总额11.2亿元,技工贸总收入2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0%和2.1倍。

实施各项科技计划取得新的成效。全年共列入国家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0项,比上年增加2项,其中,南方宏明的“Ⅲ型陶瓷电容器的开发和产业化”项目被列入国家863计划项目。全年列入省科技计划项目20项,比上年增加7项,其中获选为全省“科技创新百项工程”的12项,面上项目3项。

科研工作取得好的成绩。全年全市共获得省科技进步奖9项,比上年增加3项,为历年之最;获市科技进步奖39项,比上年增加1项。实施省级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18项,其中列入国家级项目7项,比上年增加2项。

专利工作与技术贸易取得新成绩。全年申请专利1221件,授权专利819件,分别比上年增加37.19%和15.51%;全年签订各类技术贸易合同20项,技术交易额1077万元。

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日益活跃。全年我市成功地与葡萄牙国家模具中心、香港工业科技中心、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科研机构开发科技合作与交流的互访活动;与国内的北京大学、国防科大、上海交大、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机械学院等教学科研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与省外经贸委、省经委、省科委联合举办了首届东莞电脑资讯产品博览会,实现成交贸易额达1.62亿美元,签订利用外资协议155项,协议引进外资5.51亿美元。

技术监督检查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技术监督检查部门共检查企业2530家,查出有不合格产品的企业560家;共检验各种产品5084批次,批次合格率为84.85%,比上年提高6.12个百分点。

1999年全市继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努力巩固普及高中教育成果,大力发展幼儿教育,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使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基础教育稳定发展。全市拥有幼儿园395所,比上年增加67所,在园幼儿人数10.98万人,比上年增加0.62万人,初步形成了机构、社会、家庭相结合的托儿教育网络。全市拥有小学563所,在校学生24.88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99%。

高、中等教育取得新的成绩。年末普通高等院校1所,在校学生2241人;普通中学74所,在校学生10.55万人;职业中学18所,在校学生1.81万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5所,在校学生4992人;技工学校1所,在校学生2001人;成人高等教育与成人中等教育在校学生分别为3520人和4937人。全年普通高等学校、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中学和技工学校毕业9758人,成人高、中等教育毕业2303人。全年应届毕业生高考省线入围人数1790人,高考升学人数3500人,普通高中毕业生升学率达53.15%;国家各大专院校在我市招生3708人,各中专学校招生3484人,分别比上年增长57.99%和29.47%。全年小学义务教育普及率99.99%,初中义务教育普及率99.2%,高中教育普及率89.8%,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各项指标均超过省和国家的要求。

十、文化、卫生与体育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全市现有文化事业机构12个,艺术馆1个,公共图书馆20个,藏书量132.77万册,博物馆3个,藏品11059件。镇区级文化站32个,电影放映单位210个,其中影剧院87个,两个频道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2座。共有公共文化活动阵地占地面积119.22万平方米,公共文化阵地建筑面积88.11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12%和25.9%。全年举办各类文艺宣传演出达2500场次;举办各类展览88期次,接待参观人数达129万人次;创作各类文艺作品达3.56万件;出版各类图书29.83万册、各种杂志40.6万册、各种报纸3896.74万印张,《东莞日报》发行量1585.52万份。放映国内外大型影片8.37万场次,观众达2344.5万人次;两个频道广播平均日播出时间30小时,电视平均每周播出时间350小时,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100%。艺术水平得到提升。全年全市获全国第九届群星奖铜奖作品2个,获省第二届粤剧演艺大赛铜奖作品1个,获省第三届群众戏剧花会银奖1个;摘取羊城第六届音乐花会青年业余美声唱法冠军;在省第九届美展中,有9幅美术作品入省展,1幅作品入国展;道滘、麻涌两镇被评为“中国戏曲之乡”。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76个,其中医院46个;拥有病床床位6241张;卫生技术人员7575人,其中医生3080人,分别比上年增长6.1%和4.2%;医疗卫生设备建设投入929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