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体育事业稳步推进,竞技水平有所提高。一年来,我市籍运动员参加省以上比赛共获金牌24.5枚,银牌21枚,铜牌45枚。其中国际金牌3枚,银牌1枚;全国比赛金牌3枚,银牌5枚,铜牌5枚;省级比赛金牌17.5枚,银牌15枚,铜牌40枚。国家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得到有效贯彻实施。 十二、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年末全市环境保护系统机构23个,人员253人.分别比上年增长35.2%和1.6%。全年共建成烟尘控制区4个,面积80.7平方公里。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6个,面积58.2平方公里。 市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全年空气质量达到优级等次;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34.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全市拥有自然保护区4个,总面积398.6平方公里。年内建成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执行合格率98%。 十三、人口与人民生活 据计生部门统计,全市人口出生率11.37‰,死亡率4.67‰,自然增长率6.7‰。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62.8万人,比上年增加3.3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但部分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仍然比较困难。全市城镇在岗职工人均工资12600元,比上年增长17.5%,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420元,增长7.8%,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0%。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城镇和工矿区私人竣工住宅面积117.8万平方米,农村私人竣工住宅面积62.8万平方米。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社会保险覆盖面有所扩大。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16.2万人,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社会养老保险21.5万人,增长2%;工伤保险11.1万人,增长30.3%;生育保险5.0万人,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基本医疗保险11.7万人,增长33.5%。全年征收社会保险基金3.0亿元,比上年增长21.7%。年末全市基金余额5.2亿元,比上年增长40.5%。 社会福利事业得到加强。年末全市有各类社会福利院5间,床位908张。敬老院52间,在院人数1262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巩固中提高,低保保障面扩大,全市得到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6万人,比上年增加0.3万人。城镇社区服务和农村服务网络日趋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