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梅州市统计局 (2008年3月9日) 2007年,梅州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政策措施和要求,着力实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四个梅州”发展战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410.69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0.37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77.44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42.88亿元,增长18.0%。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2007年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构成为22.00∶43.21∶34.79,对比“九五”末期的2000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9.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8.2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0.83个百分点。2007年全市税收收入71.2亿元,比上年增加12.6亿元,增长21.5%。 据抽样调查,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4.8%(上年为100%),上涨4.8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上升11.0%,粮食价格上涨8.4%;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23.2%;居住类价格上涨2.9%,其中水、电、燃料类价格上涨3.5%。市场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3.8%,上涨3.8个百分点。工业产品市场零售价格总体上稳中有升。 2007年末全市从业人员212.18万人,其中在岗职工22.90万人,比上年增加0.7 %。全市城镇通过各种途径安置失业人员就业2.85万人,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为2.5 %,年末国有企业中下岗失业人员12519 人。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3.62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3%。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2.68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8%。粮食总产139.44万吨,比上年增长1.8%,其中稻谷总产118.02万吨,增长2.2%;玉米6.17万吨,比上年减少3.0%;花生3.05万吨,增长3.0%;烟叶1.34万吨,增长4.7%;水果总产88.51万吨,增长6.9%;茶叶总产1.07万吨,增长8.1%。 2007年当年林业迹地更新面积853公顷,低产林改造5379公顷, 林木砍伐量17.16万立方米。 全年肉类总产22.27万吨,比上年增长4.9%,其中猪肉15.36万吨,增长4.3%。当年肉猪出栏218.28万头,增长5.9%,年末生猪存栏154.49万头,增长1.4%。 渔业水产品产量达8.87万吨,比上年增长6.0%。 乡镇企业营业收入345.96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应交税金10.86亿元,增长8.1%。利润总额22.79亿元,增长4.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45.80亿元,增长14.7%。工业增加值中,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增加值109.25亿元,增长16.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0.1 %;集体企业增长11.9 %,股份制企业增长 12.8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26.7 %;私营企业增长17.4 %。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17.5%,重工业增长15.4 %。工业产品销售率97.9%。全年全部工业用电量35.6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8.1%。 规模以上主要工业产品名称 产 量 比上年增长幅度(%) 发电量 98.65亿千瓦小时 12.7 其中:火电 80.29亿千瓦小时 19.4 卷烟 142.11亿支 8.9 水泥 1320.17万吨 13.2 铜 26068吨 40.9 人造板 28.17万立方米 23.4 日用陶瓷 17807万件 5.4 服装 218.41万件 -19.8 1-11月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202.84 %,比上年提高9.5 个百分点。其中:资产负债率比上年下降2.23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18.9%。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全年实现利税总额61.66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利润总额18.96亿元,比上年增长11.3%。 全年全社会完成建筑业增加值31.64亿元,增长2.2%。全市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润6.09亿元,比上年增长8.9%,税金2.67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建筑施工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77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309 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6.89亿元,增长5.6%,剔除高速公路工程投资12.43亿元,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为124.46 亿元,增长14.8 %。固定资产投资中,城镇以上单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高速公路)101.79亿元,增长14.5%,其中:基本建设投资43.18亿元,增长13.2%;更新改造投资5.60亿元,增长1.1%;房地产开发投资12.33亿元,增长10.2%;其他投资40.68亿元,增长19.5%。城镇以上单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09亿元,比上年减少53.9%,第二产业投资44.14亿元,增长19.1%,第三产业投资56.55亿元,增长14.3%。 城镇以上单位投资中:电力及水生产和供应投资22.79 亿元,占22.4 %,交通、电信业投资14.92亿元,占14.7 %;工业投资 43.76亿元,占43.0 %。2007年新增的主要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 新建县乡公路200公里,乡村公路(含水泥硬底化)1172公里;加固和新增城市防洪堤19公里;桥梁35座,1874延长米;500千伏嘉应输变电线路44千米,变电100万千伏安;建成叶剑英纪念园、客家公园、东山教育基地和院士广场、亲水公园等。 五、交通、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完成增加值12.81亿元,比上年增长5.2%。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60.15 亿吨公里,增长5.6 %,其中公路 49.41 亿吨公里,增长9.1 %;完成旅客周转量48.20 亿人公里,增长2.9 %,其中公路44.96 亿人公里,增长2.4 %。 年末全市汽车保有量63932 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951 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47022辆。民用小汽车保有量36427辆,其中私人小汽车28696辆。 全市初步形成较为发达、多层次、多类型的立体交通网络。实现了到汕头市、广州市、深圳市通高速公路。基本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公路、通电话、通广播、通电视,85.4%的乡道实现水泥硬底化。全市实现了梅州市区到各县(市、区)县城一小时交通圈的目标。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5261 公里,比上年增加396 公里(含当年新建未经省验收的乡村公路),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26.3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达96.16 公里。 全年邮政、电信业业务总量16.75 亿元,增长17.6 %。移动电话继续增加,年末移动电话用户已达152.47万户,增长2.4%。2007年末,全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51.22万门,增长3.7%,固定电话用户93.49 万户,减少1.1 %,其中城市电话用户42.52 万户,乡村电话用户50.97 万户。年末计算机宽带互连网用户超过14.28 万户,增长38.2 %。据市区居民家庭抽样调查,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已拥有固定电话 90户,移动电话186部,计算机宽带互联网用户54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