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16 惠州市统计局

到2007年为止,证券机构累计开户数超过18万户。全年证券机构利税超5亿元,其中利润4亿元,缴纳税收1.2亿元。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参加当年高考被录取的大学生人数12870人,增长11.2%;本地普通高等院校招生2386人,增长21.0%;高中毕业生升学率82.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4.9%;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华罗庚中学动工建设,有4所中学成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4个镇被评为广东省教育强镇,商校、卫校再度跨进省中职学校竞争力10强。

表十二  各类教育发展情况

指       标学校数 (所)招生数 (人)在校生数 (人)

普通高等学校1 2386 8079

普通高中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38 3522612 2317665280 57180

普通初中16579761211935

普通小学982 27863353445221

幼儿园54546 79722

全年共申请国家专利项目1235项,获授权项目726项,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完成1147亿元。年末,全市高新技术企业192家。科技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4%,组建认定各类工程技术开发中心15家,新增中国名牌产品2个、广东著名商标25个,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分别增长49.5%、17.9%。与高校、科研院所签约产学研合作项目31个,新认定国家级和省级特色产业基地各1家,再次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称号。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6个,群众文化事业馆(站)74个,县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5个,博物馆5个。广播电台频道6套,电视频道7套,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7座。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9.8%和98.5%。全市有线电视用户34.45万户,娱乐歌舞厅297家,网吧569家。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64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2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5个。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9015张,增长12%;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4964人,增长17.8%。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5854人,增长17.1%;注册护士5109人,增长20.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

全年体育健儿在省级以上比赛中共获奖牌143枚。其中,获世界赛金牌4枚;获国家赛金牌1枚;获省赛金牌57枚。年末全市拥有体育场馆数4个。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387.5万人。人口出生率11.05‰,死亡率4.81‰,自然增长率6.24‰。

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1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695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2%和11.9%,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1%和7.7%。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城市32.5%、农村47.9%;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9644元,增长10.6%,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4%。

图11   2003-2007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及其增长速度

图12   2003-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对比

全年参加养老保险88.6万人,比上年增长48.0%,养老金社会化发放人数5.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50.4万人,下降2.0%,年末领取失业救济金人数6108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61.3万人,增长4.0%。全年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21.5亿元,增长18.0%。全市符合低保标准的6.4万名城乡居民实现应保尽保,低保金社会化发放率城镇和农村均达100%,农村纳入五保对象7959人的五保供养全面落实。

十三、城市建设

实施“南进北拓”的城市发展战略,惠南大道、金山大桥、合生大桥建设步伐加快,金山大道、四环路、惠博快速路改扩建、惠州大道东段改造工程正式启动。城市公共设施逐步完善,完成科技馆、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主体工程,会展中心动工建设。西湖美化工程按计划推进,改造一批公交候车亭,投放新型环保公交车106台,新增、更新出租小汽车500台,市容市貌进一步改善。至年末,全市建成区面积145.8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5130公顷;实有铺装道路面积1558万平方米,铺装道路总长度988公里;供水管道总长度1682公里,排水管道长度765公里;供水综合生产能力97万立方米/日,供水总量22485万立方米,其中居民家庭用水量7119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29.9万吨,其中家庭用量22.6万吨。

十四、环境保护

对全市限制类、淘汰类的耗能企业实行差别电价,关闭落后水泥生产线10条。环保准入门槛提高,否决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拟建项目超过总申报量的10.2%。环保执法力度加大,关停重污染工业企业7家,清拆禁养区内养殖场1000多家。环境综合整治及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淡水河整治逐步推进,有9座生活污水处理厂建成,5座完成主体工程,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47.19%。垃圾焚烧发电厂、灰渣填埋场建成使用,市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完成省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3.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78.0%,共有自然保护区26个,保护区面积8.8万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58.6%;市区API指数(即空气污染指数)范围在30-67之间,处于良好区间,城镇总体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东江干流水质和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注:1、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农业数据为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调整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