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据国土部门统计,全市土地面积183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36万亩,园地29万亩,林地2083万亩,牧草地4万亩。 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中:煤13115万吨,铁矿石3758万吨,铜/铜矿石64万吨,铅/铅矿石168万吨,锌/锌矿石343万吨,钨/钨矿石19万吨,锑/锑矿石7万吨。 全年平均降水量1892毫米,年平均气温20.5℃,年日照时数1427小时,年末大中型水库蓄水量10.76亿立方米。 年末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48.26万公顷,林木绿化率72.5%,活立木总蓄积量7378万立方米。 全市建立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14个,其中国家级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2.75万公顷。韶关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52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3.5%。 环境保护工作继续加强。全市新建工业废水治理设施52套,废气治理设施38套,工业固体废物治理项目8套,噪声及其他污染治理项目10套。全年环境保护完成投资12.35亿元。其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2.52亿元、工业污染防治完成投资5.58亿元。工业废水排放12940万吨,达标排放9612万吨,达标率74.3%。二氧化硫排放量45771吨,达标率91.4%;烟尘排放量17021吨,达标率74.4%;粉尘排放量8825吨,达标率80.0%。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650万吨,综合利用量674万吨,综合利用率72.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50%。韶关市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值0.066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平均值0.059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平均值0.023毫克/立方米,全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9.94%。首次开展市级生态示范村创建活动,全市9个自然村被命名为“市级生态村”。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增加值、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含义为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其他所有制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