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体育事业取得新进步。汕头体育健儿在国内外和省际重大比赛中,共获奖牌236枚,其中:金牌105枚、银牌73枚。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全民健身活动不断深入。举办汕头市第四届体育节,共组织体育活动400多次,涉及项目20多个,直接参与人数近百万。继续举办汕头市“金刚”国际渡海节,共有1500多人参加。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至2003年末,全市总人口484.64万人。当年全市出生人口5.65万人,出生率11.72‰,人口自然增长率6.82‰。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2003年中心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05元,人均消费性支出7874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比上年实际增长4.4%和7.6%。居民生活质量保持稳定,在消费支出中食品支出占44.5%,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06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全市在岗职工工资总额41.97亿元,比上年增长8.3%。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4345元,增长5.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9%。城乡部分较低收入居民的家庭生活仍然比较困难。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和环境不断改善。中心城区旧城改造工程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通过兴建廉租公房解决了一批特困户和重点困难户的居住问题。全年城镇竣工住宅面积139.91万平方米,农村竣工住宅面积126.11万平方米。 社会保障制度化建设进一步巩固与完善,社会保险征缴面不断扩大。全市企业参加职工养老保险31.6万人,失业保险32.6万人,工伤保险27.0万人,生育保险19.5万人。职工养老金实行社会化统筹发放,医疗保险的社会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发展。不断完善城乡居民生活保障制度,确保下岗困难职工与城乡贫困户维持日常基本生活需求。2003年,全市用于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支出2881.7万元,比上年增长16.2%。获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4.87万人,增长14.6%。至年末,全市有社会福利院9处,收寄养440人;城镇村办敬老院57个,收寄养838人。 注:1.本公报各项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本地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总产值、乡镇企业总产值均按现行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本地生产总值即GDP,过去称国内生产总值; 3规模以上工业包括全部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业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其他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 4.总人口数据按公安局年报户籍人数,出生人口、出生率及自然增长率取自计划生育局统计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