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2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力构筑实业旺市、科教兴市、环境强市三大发展平台,团结拼搏、积极创新、真抓实干,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一、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10.64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18亿元,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225.26亿元,增长12.0%;第三产业增加值169.20亿元,增长13.5%。三次产业结构为3.9:54.9:41.2,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仍居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比重加快上升。 二、农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全年农业总产值实现26.52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种植业5.87亿元,增长3.1%;林业0.12亿元,减少4.7%;畜牧业3.55亿元,增长32.8%;渔业16.97亿元,增长15.2%。 种植结构继续调整。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44.40万亩,比上年调减5.9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9.36万亩,调减2.98万亩,粮食总产量6.91万吨,减少16.6%;甘蔗种植面积12.04万亩,调减0.42万亩,甘蔗总产量84.47万吨,减少2.7%。 畜牧、渔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全年生猪饲养量54.09万头,比上年增长6.5%,其中生猪存栏20.96万头,增长3.2%,生猪出栏33.13万头,增长8.7%。水产养殖面积21395公顷,增长4.1%;水产品产量达12.37万吨,增长7.3%。 三、工业 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工业总产值790.76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国有工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总产值760.18亿元,增长13.9%;工业出口产品产值369.24亿元,增长13.5%。 工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升级。轻工业产值424.30亿元,比上年增长5.3%;重工业产值335.87亿元,增长32.4%。大中型企业继续在全市工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总产值达489.81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64.4%,增长8.8%。股份制企业的生产形势较好。国有工业总产值9.87亿元,减少8.5%;集体工业总产值28.63亿元,增长3.9%;股份制工业总产值142.68亿元,增长25.8%;三资工业总产值565.77亿元,增长9.8%。 经济效益稳步上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60.1,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资产负债率提高3.9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下降4.1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次数提高0.1次,成本费用利润率下降0.5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6.1%,产品销售率下降0.8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下降0.3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利润33.92亿元,增长8.8%;其中盈利企业盈利额为43.75亿元,增长8.0%,亏损企业亏损额为9.83亿元,增长5.1%,亏损面34.5%,上升6.4个百分点。 工业产品产量增减分化明显。工业产品产量中占权数重的产品产量比去年有所增加,纳入统计的109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产品产量比上年增加的产品有56种,占全部产品的51.4%。其中增幅超过1倍以上的产品有11种,占10.1%。产品产量比上年减少的产品有44种,占全部产品的40.4%,其中减幅达30%以上的有15种,占13.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20.35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增幅提高4.4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投资72.77亿元,增长16.7%;房地产开发投资37.03亿元,增长8.2%。基本建设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超过90%。在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项目中,全年施工项目390个,增长7.1%;其中新开工项目221个,增长1.4%。 投资结构不断调整。在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43亿元,比上年增长98.0%;第二产业投资60.28亿元,增长8.9%。其中,制造业投资53.95亿元,增长17.5%。第三产业投资58.64亿元,增长19.3%。 全年新增固定资产85.12亿元,比上年减少16.9%。房屋施工面积726.43万平方米,增长13.9%。房屋竣工面积220.01万平方米,增长11.4%。 房地产发展形势较好。商品房竣工面积94.2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1%;商品房销售额46.61亿元,增长11.7%;销售面积134.14万平方米,增长12.2%。其中,商品住宅销售124.46万平方米,增长18.1%;办公用房销售0.65万平方米,增长3.4%;商业用房销售5.89万平方米,减少1.2%。 五、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运输能力有所提高。全年水、陆运输方式完成的货运量4139万吨,比上年增长5.6%。完成货物周转量19.87亿吨公里,增长6.4%。其中,公路13.36亿吨公里,增长6.6%;水运6.51亿吨公里,增长6.0%。完成客运量3387万人次,增长2.6%。完成旅客周转量20.52亿人公里,增长1.1%。其中,公路17.93亿人公里,增长3.7%;水运2.59亿人公里,减少13.7%。港口货物吞吐量2240万吨,增长13.0%,其中集装箱230万吨(33万标箱),增长9.5%。航空方面,珠海机场全年完成运输飞行9951架次,增长8.0%;旅客吞吐量76.45万人,增长20.0%;货邮行吞吐量12498.7吨,增长12.3%。全年航线累计通达28个城市,平均周运输航班为88班。平均客座率为62.4%,平均载运率为57.6%,分别上升14.9和12.3个百分点。 邮电通信业持续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收入23.35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56亿元,增长3.2%;电信收入总量(含移动电话通信业务,不含无线电寻呼业务)21.79亿元,增长7.8%。全年共发送邮政函件3615.6万件,增长23.1%;发送包件47.1万件,增长5.9%;特快专递69.2万件,增长25.1%;汇票146.3万张,减少3.0%。全市年末电话用户(不含移动电话)达49万户,新增9万户。年末移动电话达80.4万户,增长35.6%。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到23万户,增长35.3%。 六、国内贸易与市场物价 国内市场平稳增长,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47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0.7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09.41亿元,增长13.9%;餐饮业零售额22.93亿元,增长8.5%。居民消费层次有所提高,家具、汽车和建筑装饰材料等类别消费品逐步形成新的热点。电脑、背投彩电、数码相机、音响器材等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和部分文化、体育用品较为热销。通讯器材类商品销售额增长2.2倍。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销售额增长95.8%。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商品销售额增长5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