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市场物价稳中趋降,呈低位运行态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97.6%,比上年下降2.4个百分点。在构成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的八大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中,除了烟酒及用品价格略升0.7%外,其余七大类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依次为:食品(降2.9%)、交通和通讯(降2.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降2.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降2.4%)、居住(降2.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降1.6%)、衣着(降0.3%)。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取得新突破。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28.3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0%。其中外贸出口52.04亿美元,增长37.4%,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3.2个百分点,在珠三角城市中排在第一位。从区域来看,对德国、新加坡、香港、美国、日本等市场的出口增幅分别为1.5倍、63.2%、61.6%、42.8%和21.5%。外贸进口总额76.34亿美元,增长26.9%。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合同利用外资金额为14.9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1.8%。珠海继续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土,大项目不断增多,全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合同704个,金额13.19亿美元,增长87.7%,平均每个项目合同投资达187万美元,比上年高出7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37亿美元,增长9.2%,其中外商直接投资6.98亿美元,增长34.0%。 八、旅游业 旅游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各项指标全线上升。全年累计接待过夜游客493.9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2%。其中,境外游客129.96万人次,增长18.2%;国内游客363.99万人次,增长14.1%。据抽样调查测算,全市旅游业总收入91.27亿元,增长16.2%。其中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02亿美元,增长15.7%;国内旅游收入49.77亿元,增长16.6%。 各酒店、景点和旅行社经营状况良好。全年酒店业营业收入总额10.16亿元,比上年减少1.3%。其中客房收入5.92亿元,增长5.8%。餐饮收入有所下降,全年餐饮收入2.88亿元,减少12.5%。酒店平均开房率69.1%,提高2.3个百分点。旅游景点接待游客人数增加,营业收入减少,全年各主要旅游景点共接待游客387.39万人次,增长5.0%,实现营业收入1.49亿元,减少14.0%。旅行社共接待游客170.36万人次,增长7.5%,实现营业收入5.50亿元,增长7.4%。 九、科技与教育 科教兴市成效显著。积极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和广东省信息化建设综合试点城市。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市级科技三项经费增加到8200万元。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强政府办公自动化建设,全面改造政府门户网站,初步建成电子政务平台。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02年末,经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79家,其中新增14家。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18.3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7.6%。软件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软件产品产值23亿元,增长44.0%。经省认定的软件企业116家,其中新增31家,开发的各类软件产品395件,其中新增软件产品119件。新增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8个、星火计划项目1个、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4个。新增智能小家电和智能卡两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全市专利申请量825件,增长10.0%。 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得到加强。高质量地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在校生人数达215345人(不含大学园区各学校在校生)。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保持100%,小学毕业升学率99.74%,15周岁义务教育完成率98.5%,高中毕业升学率88.36%。兆征纪念学校和西区四所规范小学如期建成开学。三所规范化学校陆续开工兴建。启动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工程。全市公办中小学收费全面实行"一费制"。市属中小学校中层干部实行竞争上岗。学校后勤逐步推向社会。完成学生装市场化改革。教育对口帮扶工作成绩显著。 大学园区有新发展。中大珠海校区、暨大珠海学院扩大招生规模,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遵义医学院和省科技干部学院的珠海校区首期建成开学,一批产学研项目投入运作,吉林大学珠海校区开工建设,新引进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化工大学、沈阳药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著名院校前来办学或兴办产学研基地。全市全日制在校大学生达20114人。 十、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全市一般预算财政收入(按新口径计算)31.23亿元,比上年增长13.1%。从分项目收入来看,大部分税种保持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个人所得税增幅较高,收入1.44亿元,增长51.5%。增值税收入10.11亿元,增长19.3%;企业所得税收入3.18亿元,增长6.1%。一般预算财政支出41.80亿元,增长11.9%。 金融平稳运行。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75.3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97.2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4%。各项贷款余额347.1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3%。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不断发展。滨海之声音乐会、少儿音乐花会、迎庆十六大晚会及广场文艺活动多姿多彩。举办珠海市粤剧演艺大赛,提高了珠海市粤剧演艺水平。在广东省百歌颂中华大赛中荣获个人项目金奖及合唱项目金奖。全市现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2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3个,文化站19个,博物馆2个,公共图书馆2个,藏书36万册。全年出版图书120种,报纸3种,杂志3种。发行电影新片80部,电影映出4382场,电影观众20万人次。全年各类文艺演出198场次(各剧场、体育场馆、旅游景点的正式演出,不含各歌舞娱乐场所和文化广场演出),观众17万人次。整治网吧、出版物、歌舞娱乐场所。加强版权保护,公开销毁非法音像制品,取得良好社会影响。积极扶持文化馆站建设。积极挖掘珠海的历史人文资源,加强文物保护及开发利用,宝镜湾摩崖石刻、石溪石刻群、杨氏大宗祠分别被列入省文物保护单位。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顺利进行,卫生监督和执法行为更加规范和有效。传染病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无甲、乙类传染病爆发疫情,脊髓灰质炎连续23年无病例发生。全市现有卫生机构(不含个体开业医生门诊及医务所)66家,比上年增长9.1%。年末开放病床4007张,增长21.0%。全市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837人,增长8.3%。其中医生2109人,增长2.8%。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明显下降。连续4年实现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 体育事业取得较好成绩。珠海运动员在第14届亚运会上共获得2金、2银、3铜的好成绩。成功承办亚洲青少年游泳锦标赛。认真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第二期工程的各项任务,开展一系列全民健身活动。体育社团活动日益频繁,各体育单项协会全年共举办33项199场体育健身娱乐活动。体育市场逐步走向规范化。体育彩票销售超额完成全年指标。继续抓好中小学执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工作,达标率、优秀率分别为95.9%和3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