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2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央和省的各项方针政策,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全面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千方百计加快经济发展,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经济持续回升,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回升,经济自主增长动力增强。据初步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83.29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62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231.51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207.16亿元,增长4.7%。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优化。三次产业构成由上年的9.69:46.93:43.38转变为9.23:47.90:42.87,第一、三产业比重略有下降,第二产业继续上升,稳居经济主导地位。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271元,比上年增长3.3%。 市场价格总水平基本维持低位运行,各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全面下降。 城镇劳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得到重视。年末全市从业人员206.4万人,比上年减少0.5%。其中城镇在岗职工29.1万人,下降4.7%;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12.4万人,增长7.8%。再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年安置城镇就业5.9万人,实现再就业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2.2万人,占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总数的52.0%。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5万人,登记失业率2.8%。 全市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产业优化升级进展缓慢;工业基础仍然薄弱,产业组织化程度低,核心竞争力不强;就业再就业压力增大,部分低收入居民的生活仍比较困难。 二、农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调整中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减少粮食种植面积,发展特色农业,增加优质稻和经济作物,水产业及畜牧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市农业总产值88.03亿元,比上年增长4.3%。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加,生产条件与环境继续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4.99万千瓦,平均每公顷耕地占有农业机械动力8.96千瓦;化肥施用量(实物量)16.18万吨;农村用电量9.25亿千瓦时,增长27.6%;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3.9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1.7%。 大力组织、培育和巩固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农产品生产基地化、专业化和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乡镇企业平稳发展,全年乡镇企业总产值608.5亿元,比上年增长7.1%。山区和老区建设开发有新进展。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健增长。2002年,市委、市政府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结构调整力度,增加技改项目投入,壮大工业规模经济,增强发展后劲,增创名牌产品,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拓展“汕货”的市场空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839.02亿元,增长8.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增长7.6%,集体工业增长8.7%,股份制工业增长6.6%,“三资”工业增长8.7%。大中型工业产值132.40亿元,增长6.2%。完成工业出****货值99.72亿元,比上年增长9.4%。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331.47亿元,增长8.9%,工业产品销售率94.5%,提高0.9个百分点。全年新增工业技改项目123项,一批技术含量较高的新产品投入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20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14.3%。 工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据对全市85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统计,盈利企业盈利额14.96亿元,比上年增长0.7%;亏损企业亏损额6.53亿元,下降7.0%,企业亏损面23.3%,减少1.2个百分点;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8.44亿元,增长7.7%;实现利税总额21.39亿元,增长8.3%,其中大中型企业11.87亿元,增长2.4%。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114.38,比上年提高1.62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上升0.34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提高1.62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上升2.00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上升0.05次,成本费用利润率下降0.01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增加值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1.1%。 建筑业生产在困境中求发展。全市完成建筑施工产值89.50亿元,比上年增长1.6%,施工单位工程个数2579个,增长20.5%,其中投标承包946个,增长19.4%;实现利税5.22亿元,增长16.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45万平方米,增长0.9%,房屋竣工面积580万平方米,增加14.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回升,投资规模有所扩大。2002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12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8.18亿元,增长3.1%;更新改造投资11.09亿元,增长41.5%;房地产投资20.27亿元,增长17.4%。交通、能源和邮电通信基础设施投资22.08亿元,增长6.3%。 一批重点建设项目竣工投入使用发挥效益。汕头超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20万平方米高密度多层印制线路板项目进展顺利,即将投产;年产25万平方米高强度单片铯钾防火玻璃项目以及总投资4000多万元、年产值2亿元、主要生产微型片式振动电机及其它微型专用电机的东京电子元件项目已竣工投产;建筑面积80000平方米的富聪制衣第一期工程与年产30万套的纳米瓷业卫生洁具基建工程已竣工投入使用;高新区年产72万只激光头及机芯的生产线2002年完成投资并进入试产;潮阳榕江片区水厂(首期)日产生活用水3万吨水厂及取水站投产开始发挥效益;公路主枢纽客运中心站建设进入收尾阶段,珠池港区二期工程和外砂桥闸重建工程等建设进展顺利。 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或效益有:输电线路长度(11万伏及以上)50公里,变电设备能力116万千伏安;中成药生产40吨/年,光纤通讯电缆的生产能力150万芯公里,染料2000吨/年,装载机制造1000台/年;移动通信基路设备195个/年,程控交换机38.13万线/年,长途电缆线路长度249公里;城市道路扩建长度7.9公里,新建、改建公路12.7公里,增建铁路第二线交付运营里程3.8公里;医院病床160张,宾馆、招待所客房数111间;城市自来水管道长度11.8公里,供应能力13万吨/日;城市液化石油气储气能力114万吨,城市公共交通车辆购置70辆,城市排水管道铺设长度6.5公里,城市防洪堤长度12.8公里;高等院校学生席位1000个,中、小学校学生席位12558个。 五、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有新进展,城市公共设施日臻完善。2002年,市政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市区建成区面积99.3平方公里。市区主干道路的配套建设继续完善,新扩建道路面积16.4万平方米,年末实有道路长度629公里。下水道排水管长度1128公里。努力发展城市公共事业,合理规划,巩固提高城市的整体功能。汕头市区日供水能力92万吨、年供水总量17231万吨,比上年增长0.2%。供电量23.25亿千瓦时,增长7.7%。市区居民家庭用气普及率96.0%,市区年末出租车2159辆,公共交通线路增至36条,客运量7031万人次,增长3.2%;运营船只9艘、轮渡客运量842万人次,减少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