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深圳市统计局 2007年4月13日 2006年,深圳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努力推进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国际化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全面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发展预期目标。国民经济保持健康平稳增长,科学、教育、文化等社会各项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城市功能更趋完善,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一、 综 合 国民经济健康平稳增长。初步核算,2006年本地生产总值5684.39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第一次产业增加值7.48亿元,下降24.4%;第二次产业增加值3021.03亿元,增长16.8%;第三次产业增加值2655.88亿元,增长13.1%。在第三次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59.23亿元,增长18.3%;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583.71亿元,增长11.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08.58亿元,增长11.0%;金融业增加值376.13亿元,增长19.0%;房地产业增加值527.91亿元,增长5.3%;其他服务业增加值800.32亿元,增长15.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0.2:53.2:46.6发展为0.1:53.2:46.7。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为67907元,增长11.9%,按现行汇率折算为8619美元。全社会劳动生产率92899元,增长7.0%。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00.88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增收88.50亿元。其中各项税收429.74亿元,增长24.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71.42亿元,下降4.6%。其中,基本建设支出129.19亿元,增长11.0%。 消费市场价格小幅上升。2006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2%,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4%。统计监测的八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见表1。 全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水平比上年上涨4.2%,涨幅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1.8%,降幅比上年加深0.5个百分点。 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年末全市从业人员647.52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2.4%。促进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成效。全年有3.19万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年末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为2.31%。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进一步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较大;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农 业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6040.00公顷,比上年减少1040.00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0.00公顷,减少86.67公顷;蔬菜播种面积5966.67公顷,减少973.33公顷;水果播种面积8520.00公顷,减少1426.67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59.00吨,比上年下降90.2%;蔬菜产量11.15万吨,下降21.3%;水果产量1.28万吨,下降50.4%。主要畜产品产量见表2。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633.33公顷,四旁植树59.45万株。 水产品养殖总面积4605.77公顷,其中海水养殖面积3907.22公顷,淡水养殖面积698.55公顷。水产品总产量5.61万吨,比上年下降31.2%。其中,海产品5.14万吨,下降31.1%;淡水产品0.47万吨,下降34.7%。 全年鲜活产品出口额1.0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858.12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占本市生产总值的比重50.3%。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法人企业(即全部国有工业和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法人企业,下同)增加值2723.29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其中,轻工业增加值643.63亿元,增长11.5%;重工业增加值2079.66亿元,增长24.3%。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国有企业增加值91.90亿元,增长20.8%;集体企业3.40亿元,增长6.6%;股份合作企业1.17亿元,下降28.2%;股份制企业639.66亿元,增长27.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1951.70亿元,增长19.5%。 支柱行业发展良好。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1285.34亿元,比上年增长33.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47.2%,比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全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6306.38亿元,按现行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9.1%,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3653.28亿元,增长29.4%,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重57.9%,比上年提高0.12个百分点。 工业出口进一步扩大。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11230.35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出****货值7374.53亿元,增长19.9%,占工业销售产值比重65.7%,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工业产销衔接良好,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96.2%。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见表3。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总体水平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78.2%,比上年上升5.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641.81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利税总额868.27亿元,增长13.3%,增幅分别比上年提高3.7和2.5个百分点;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118045元/人,增长8.3%。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62.91亿元,比上年增长7.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态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73.67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基本建设投资639.68亿元,增长6.6%;房地产开发投资462.09亿元,增长9.1 %;更新改造投资138.99亿元,增长21.7%;其他投资32.91亿元,下降24.0%。 从三次产业看,第一次产业投资0.33亿元,比上年增长43.7%;第二次产业投资450.19亿元,增长20.9%,其中工业完成投资450.19亿元,增长23.1%;第三次产业投资823.15亿元,增长1.8%。在第三次产业投资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投资190.29亿元,增长23.5%;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投资21.54亿元,下降19.3%;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投资3.82亿元,增长25.2%;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视业投资29.58亿元,下降8.9%。全年重大建设项目中,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广深四线、宝安大道、深盐第二通道、深港西部通道口岸工程、中兴通讯工业园等重点项目投资完成情况良好;主要竣工的有:广东LNG接收站和输气干线项目一期工程、妈湾港区7#泊位、盐排高速公路、书城中心城等项目。 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3122.1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1%,其中,住宅2157.39万平方米,增长0.2%;商品房竣工面积848.89万平方米,下降10.2%,其中,住宅581.87万平方米,下降17.4%。 五、交通、邮电与旅游 交通运输邮电业快速发展。全年各种运输方式运输量见表4。 全市有港口泊位152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61个。全年深圳港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7597.77万吨,比上年增长14.6%。其中,集装箱吞吐量1847.02万标箱,增长14.0%,深圳港连续六年居全球集装箱枢纽港第四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