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5 珠海市统计局

2007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国家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突出抓好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两大主题,大力优化发展环境,积极推进工业园区配套建设,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有所优化,企业效益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民生福利显著改善,经济增速创四年来最好水平。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86.84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6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501.40亿元,增长19.5%;第三产业增加值362.77亿元,增长13.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6%,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6.5%,上升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9%,下降1.0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6%、65.4%和34.0%。人均GDP达61071元,按平均汇率折算约合7976美元,继续居全省第3位。

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5.82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其中,增值税17.86亿元,增长23.1%;营业税17.01亿元,增长33.4%;房产税3.39亿元,增长8.7%;企业所得税7.01亿元,增长22.6%。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82.82亿元,增长17.5%。其中,教育支出16.46亿元,增长39.4%;科学技术支出2.08亿元,增长4.9%;文化体育和传媒支出1.42亿元,增长66.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14亿元,增长22.2%;医疗卫生支出3.79亿元,增长49.7%;环境保护支出0.97亿元,增长50.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4.0%。在八大类消费品及服务项目价格中,食品、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居住、烟酒及用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衣着的价格分别上涨10.3%、5.2%、4.7%、1.3%、1.2%和0.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讯的价格分别下降了1.1%和2.3%(见附表1)。生产领域中的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0.8%。

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CPI偏高,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产业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不合理,实业投资增长乏力;高耗能产业生产增长迅速,节能减排形势不容乐观。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24元,增长2.7%。其中农业产值7.19亿元,增长8.4%;牧业产值5.79亿元,增长3.3%;渔业产值23.16亿元,增长1.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98亿元,增长2.3%。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1156公顷,比上年调减1519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905公顷,与上年持平;甘蔗种植面积2519公顷,比上年调减686公顷。水产养殖面积27046公顷,比上年增加747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5.70万吨,减产1.0%。甘蔗产量25.01万吨,减产23.1%。蔬菜产量13.6万吨,减产7.4%。水果产量15.72万吨,增产51.5%。

全年水产品产量18.3万吨,增长4.63%。其中海洋捕捞1.17万吨,减少7.8%;海水养殖2.44万吨,增长2.1%;淡水养殖14.52万吨,增长6.4%。全年肉类总产量28841吨,增长1.8%。其中猪肉产量22236吨,增长4.0%;禽肉产量6357吨,增长15.1%。生猪饲养量59.43万头,增长12.9%。其中生猪存栏26.47万头,增长19.3%,生猪出栏32.96万头,增长6.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471.93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3.2%,拉动经济增长10.4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66.18亿元,增长20.9%。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23.3%,民营企业增长25.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20.0%,股份制企业增长24.6%。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重工业为276.53亿元,增长24.3%,轻工业为189.64亿元,增长16.4%。轻重工业比例由上年的42.4∶57.6调整为40.7∶59.3。

六大工业支柱产业增加值384.41亿元,比上年增长22.4%。其中,电子信息、家电电气、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精密机械制造、电力能源分别完成工业增加值138.87亿元、117.22亿元、39.18亿元、47.88亿元、14.98亿元和26.29亿元,分别增长25.5%、22.4%、10.7%、28.0%、22.4%和15.7%。

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2504.43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产值1.89亿元,增长13.7%;集体企业产值16.33亿元,增长2.6%;股份制企业产值646.64亿元,增长23.9%;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产值1772.5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2.5%,增长17.3%。轻工业产值964.44亿元,增长14.7%;重工业产值1479.13亿元,增长21.4%,规模以上轻、重工业产值的比例由上年的41.2∶58.8调整为39.5∶60.5。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的102种产品中,产量比上年增加的有59种,其中增幅较大的主要有:电饭锅、组合音响、移动通信手持机,增幅分别达到181.1%、105.7%和94.0%;产量比上年减少的有43种,其中减幅较大的主要有:传真机、玻璃纤维纱、铜材和显示器,分别比上年减少73.3%、72.7%、58.2%和39.9%(见附表2)。

2007年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80.6,比上年提高25.2个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本贡献率10.3%,资本保值增值率126.4%,资产负债率62%,成本费用利润率5.3%,全员劳动生产率124396元/人年,流动资产周转次数2.5次,产品销售率97.6%。实现利润总额105.47亿元,增长70.8%。其中,盈利企业实现盈利118.79亿元,增长63.8%;亏损企业345家,同比增加10家,亏损额合计13.32亿元,下降23.9%。

年末全市拥有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160个,与上年持平。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40.86万平方米,增长5.3%;房屋竣工面积229.21万平方米,下降20.7%。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9.46亿元,比上年增长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