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5 深圳市统计局

深圳市统计局

2006年4月5日

2005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和国际化城市建设,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全面实现年初确定的经济发展主要目标,超额完成“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任务。经济运行的质量与效益提高;科学、教育、文化等社会各项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城市功能更趋完善,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为深圳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初步核算,2005年本地生产总值(GDP)4926.90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第一次产业增加值9.87亿元,下降20.4%;第二次产业增加值2580.82亿元,增长17.9%;第三次产业增加值2336.21亿元,增长11.6%。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60507元,增长11.5%。按现行汇率计算,本地生产总值达到609.31亿美元,人均GDP7483美元。全社会劳动生产率86556元,增长10.9%。

“十五”期间,全市经济总量连续跨越3000亿元和4000亿元,经济增长速度年平均达到16.3%,比“十五”计划预期目标高4.3个百分点,比“九五”时期平均增速高0.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速分别为-9.3%、19.1%和13.5%。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0.7∶49.7∶49.6发展为0.2∶52.4∶47.4。

消费市场价格小幅上升。2005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6%,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8%。在监测的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中,食品类上涨4.5%,其中粮食上涨3.1%,植物油下降2.2%,肉禽及制品上涨3.3%,水产品上涨8.5%,鲜菜上涨16.0%,鲜果上涨2.5%,在外用膳食品上涨2.6%;烟酒及用品类下降0.4%;衣着类上涨3.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0.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下降0.6%;交通和通讯类下降1.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1.8%;居住类上涨3.6%。

生产价格稳定。全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涨幅呈逐季走低趋势,第一至第四季度涨幅分别为8.7%、6.2%、3.7%和2.0%,全年累计上涨5.1%。2005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98.7%。

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年末全市从业人员576.26万人,比上年末增长2.5%。落实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全年有2.90万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开展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1.17万人次。年末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为2.37%,比上年下降0.12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业企业盈利能力有所下降;人口机械增长过快;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深圳进一步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较大。

二、农业

2005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10.62万亩,比上年下降27.8%。其中,粮食播种面积0.16万亩,下降70.4%;产量599吨,下降70.5%。蔬菜播种面积10.41万亩,下降24.5%;产量14.17万吨,下降13.0%。水果播种面积14.92万亩,下降0.9%;产量2.58万吨,下降7.9%。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05万亩,四旁植树65.45万株。

水产品养殖总面积4792.08公顷,其中海水养殖面积3893.37公顷,淡水养殖面积898.71公顷。水产品总产量8.18万吨,比上年下降15.4%。其中,海产品7.46万吨,下降15.9%;淡水产品0.72万吨,下降10.0%。海洋捕捞产量4.85万吨,下降20.0%。

全年鲜活产品出口额8.56亿港元,比上年下降9.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432.16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占本市生产总值的比重49.4%,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6.1%。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法人企业(即全部国有工业和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法人企业,下同)增加值2272.90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其中,国有企业增加值50.93亿元,增长19.7%;集体企业3.07亿元,下降3.9%;股份合作企业1.68亿元,增长6.7%;股份制企业614.44亿元,增长14.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1583.11亿元,增长21.8%。

全年规模以上重工业增加值1630.78亿元,轻工业增加值642.1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8%和11.8%。在规模以上工业行业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946.23亿元,增长24.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41.6%。工业产销衔接良好,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97.5%。

工业出口进一步扩大。全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9329.98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其中,出****货值5954.94亿元,增长27.2%,占工业销售产值比重63.8%,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全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4885.26亿元,按现行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9.6%,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824.17亿元,增长52.4%,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重57.8%,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10.6%,实现利税总额增长10.8%。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106466元/人,增长6.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72.5%,下降0.3个百分点。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48.66亿元,比上年下降3.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76.13亿元,比上年增长7.6%。在全社会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599.83亿元,增长19.7%。基本建设投资的快速增长支撑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明显回升;房地产开发投资418.76亿元,下降3.6%;更新改造投资114.21亿元,增长29.8%;其他投资43.32亿元,下降37.6%。由于2005年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下降,使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由上年的39.7%下降到35.6%。

从投资的行业看,第一次产业投资0.23亿元,比上年下降86.1%;第二次产业投资372.49亿元,增长45.2%,其中工业完成投资365.70亿元,增长52.7%,占全社会投资的31.1%;第三次产业投资803.41亿元,下降3.7%。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投资154.08亿元,增长56.7%;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投资26.69亿元,增长95.1%;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投资3.05亿元,下降36.3%;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视业投资32.47亿元,下降12.4%。全年重大建设项目中,机卡分离数字电视接收机、平湖垃圾发电厂二期、平湖物流基地、华翰科技工业园、6英寸0.35微米锗硅集成电路芯片等重点项目投资完成情况良好;主要竣工的有地铁一期、会展中心、赤湾港13#泊位、罗湖口岸/火车站综合改造、招商银行金融电子研发中心、福华德电厂扩建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