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3402.0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0%,其中,住宅2424.28万平方米,增长7.4%;商品房竣工面积644.09万平方米,下降36.4%,其中,住宅468.07万平方米,下降39.4%。 五、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与旅游 交通邮电业快速发展。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359.49亿元,比上年增长16.2%。 港口生产良好。2005年,深圳港口货物吞吐量15351.36万吨,比上年增长13.4%,其中,集装箱吞吐量1619.68万标箱,增长18.6%。 “十五”期间,深圳港口业发展迅速,全市港口泊位由2000年的127个增加至2005年的142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由38个增至56个。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年均递增32.3%,在全球集装箱港口排名由2000年的第十一位上升到2005年的第四位。 深圳机场已开通国内航线90条,国际航线18条。全年机场旅客吞吐量1574.0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5%;机场货物吞吐量55.05万吨,增长11.1%。 2005年完成邮电业务量320.80亿元(按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6%。全年订销报纸1.86亿份;订销杂志0.12亿份;收寄函件1.43亿份;特快专递807.46万件。年末全市有邮政局(所)647处。全市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557.00万门,增长10.1%;固定电话用户465.28万户,增长14.7%。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1671.00万门,增长35.9%;移动电话用户1292.00万户,增长31.0%。每百人拥有电话(含移动电话)212部。国际互联网用户由2000年的59.77万户发展到2005年的276.20万户。 旅游业保持增长态势。全年旅游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2142.8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3%。其中海外游客616.45万人次,增长10.1%;国内游客1526.38万人次,增长10.4%。在过夜海外游客中,外国游客120.24万人次,增长14.3%;港澳同胞445.31万人次,增长9.4%;台湾同胞50.90万人次,增长6.9%。全年旅游外汇收入20.09亿美元,增长12.4%。宾馆、酒店、度假村开房率61.9%,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全年经过一线口岸入出境人数1.59亿人次;入出境交通工具1494万辆(艘)次。经特区管理线进入特区人数3.97亿人次;车辆1.25亿辆次。 六、国内贸易 全年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实现增加值587.93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11.9%。 社会消费品市场持续趋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7.67亿元,比上年增长15.0%,近四年来增长速度首次赶上了GDP增长。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258.17亿元,增长15.2%,餐饮业零售额179.50亿元,增长13.6%。 全年商品销售总额2920.39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中,十大类商品除书报杂志类下降6.1%外,其余均实现增长。其中,汽车类增长56.7%;金银珠宝类增长32.4%;体育娱乐用品和办公用品类分别增长34.2%和31.2%;服装和食品类分别增长16.5%和15.0%;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增长14.8%;通讯器材类增长9.7%;日用品类增长1.9%。 七、对外经济 外贸出口强劲。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828.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1%。其中,出口总额1015.18亿美元,增长30.4%,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3.3%,占全省出口总额的42.6%;进口总额812.99亿美元,增长17.1%。深圳外贸出口总额连续十三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榜首。 出口市场多元化,对主要地区和贸易伙伴的出口大幅上升。全年深圳产品对香港出口450.6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9%,占出口总额44.4%,提高0.5个百分点;对美国出口219.44亿美元,增长27.5%,占出口总额21.6%,下降0.5个百分点;对新欧盟出口119.10亿美元,增长28.9%,占出口总额11.7%。此外,增幅较大的有对尼日利亚出口增长164.2%;对印度出口增长112.0%;对俄罗斯联邦出口增长25.8%。全年深圳远洋贸易出口额达358.75亿美元,增长51.6%。 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迅猛增长。在出口总额中,全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70.9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3%,占全市出口总额46.4%,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在出口总额中,全年机电产品出口755.41亿美元,增长27.9%,占出口总额的74.4%,下降1.5个百分点。 一般贸易和进料加工出口贸易比重上升,民营企业出口增长迅猛。全年一般贸易出口169.38亿美元,进料加工贸易出口623.62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0.3%和35.4%,占出口总额比重一般贸易由上年的13.6%提高到16.7%,进料加工贸易由59.2%提高61.4%;三来一补贸易出口130.90亿美元,下降4.7%,其他贸易出口91.28亿美元,增长21.7%。在各种经济类型中,民营企业出口137.87亿美元,增长93.3%,占出口总额比重由上年的9.2%提高到13.6%;“三资”企业出口675.84亿美元,增长32.6%,国有企业出口201.47亿美元,增长2.1%。 外资引进势头良好。全年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52.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4%;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金额29.69亿美元,增长26.3%。在深圳投资的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总数累计达114家。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进一步发展。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新签合同金额29.8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9.5%;完成营业额21.43亿美元,增长64.1%。 八、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 财政金融形势良好。全年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12.38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增收63.56亿元,是“十五”期间增收最多的一年。其中各项税收346.51亿元,增长15.5%。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99.16亿元,增长58.7%。其中,基本建设支出116.39亿元,增长12.9%。 全年金融保险业增加值307.30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年末全市国内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478.16亿元,比年初增长19.3%;全市国内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168.04亿元,按可比口径(以下分类贷款亦同)计算,比年初增长18.8%。在各项贷款中,短期贷款1791.49亿元,比年初下降12.9%;中长期贷款3041.21亿元,比年初增长31.0%。在中长期贷款中,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443.87亿元,比年初增加198.80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368.53亿元,比年初增加196.86亿元。全年累计现金支出10904.83亿元,现金收入9795.69亿元,货币净投放1109.14亿元,比上年多投放134.99亿元。 证券市场进一步调整。年末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544家,上市股票586只,比上年增加8只。其中,A股531只,增加9只;B股55只,减少1只。总发行股本2133.65亿股,增长6.5%;总流通股本934.30亿股,增长13.6%。上市公司市价总值9334.15亿元,下降15.5%。上市公司流通市值3875.91亿元,下降10.6%。全年证券市场总成交金额13275.85亿元,下降19.2%。其中,A股总成交金额12037.89亿元,下降21.6%,B股总成交金额386.68亿元,下降25.1%。总成交股数2637.14亿股,增长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