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深圳市统计局 2005年4月5日 200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宏观调控各项政策措施,推动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健康发展。国民经济年度预期目标全面实现,部分指标提前一年实现“十五”计划经济增长目标;经济运行的质量与效益提高;科学、教育、文化等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改善,城市功能增强,在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可喜步伐。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初步核算,全年本市生产总值(GDP)3422.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3%。其中,第一次产业增加值14.18亿元,下降19.8%;第二次产业增加值2108.14亿元,增长21.3%;第三次产业增加值1300.48亿元,增长11.3%。三次产业结构为0.4∶61.6∶38.0。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59271元,增长7.8%。按现行汇率计算,本市生产总值达到413.54亿美元,人均GDP7161美元。全社会劳动生产率77934元,增长4.3%。 市场价格有升有降。居民消费价格小幅上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3%,其中服务项目下降0.3%。在监测的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中,食品类上涨6.1%,其中粮食上涨13.7%,植物油上涨16.4%,肉禽及制品上涨8.3%,水产品上涨10.6%,鲜菜上涨2.2%,鲜果下降0.3%,在外用膳食品上涨5.2%;烟酒及用品类下降0.5%;衣着类下降0.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3.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1%;交通和通讯类下降2.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1.5%;居住类上涨2.3%。受国际石油及钢材、有色金属价格上涨影响,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呈逐季走高趋势,第一至第四季度涨幅分别为4.6%、8.5%、12.8%和13.0%,全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累计上涨9.7%。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0.5%。 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年末全市从业人员456.0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3.79万人,增长8.0%。落实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全年有2.99万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开展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4.58万人次。年末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为2.49%,比上年下降0.12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煤电油运水供求矛盾比较突出;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深圳进一步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较大。 二、农业 2004年深圳基本完成了宝安、龙岗区的城市化转换,农业生产规模进一步缩小。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4.71万亩,下降10.5%。其中,粮食播种面积0.53万亩,增长13.4%;产量0.20万吨,增长9.6%。蔬菜播种面积13.79万亩,下降12.1%;产量16.28万吨,下降19.2%。水果播种面积15.05万亩,下降5.8%;产量2.80万吨,下降3.6%。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41万亩,植树50.50万株。 水产品养殖总面积7.32万亩,其中海水养殖面积5.61万亩,淡水养殖面积1.71万亩。水产品总产量9.67万吨,比上年增长13.4%。其中,海产品8.87万吨,增长14.5%;淡水产品0.80万吨,增长2.6%。海洋捕捞产量6.14万吨,增长35.2%。 农业机械总动力2557.60万瓦特,比上年下降7.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增势强劲。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912.96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占本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5.9%,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6.2%,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国有工业企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下同)增加值1813.48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其中,国有企业增加值43.29亿元,增长22.7%;集体企业5.69亿元,增长7.1%;股份合作企业0.74亿元,增长18.4%;股份制企业507.48亿元,增长14.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1232.26亿元,增长28.7%。 全年规模以上重工业增加值1339.93亿元,轻工业增加值473.5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7%和16.1%。在规模以上工业行业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896.28亿元,增长36.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49.4%。工业产销衔接良好,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97.8%,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工业出口大幅增加。全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6363.54亿元,比上年增长27.0%。其中,出****货值4052.56亿元,增长28.5%,占工业销售产值比重63.7%,比上年提高5.9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增长。全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3266.52亿元,按现行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1.6%,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853.09亿元,增长33.4%,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重56.7%,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效益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00.04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实现利税总额519.39亿元,增长25.4%。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127367元,增长11.8%。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87.5%,提高8.2个百分点。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95.18亿元,比上年下降1.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090.14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全年投资增势呈现上半年较弱,三季度渐强,全年走稳趋势。其中,基本建设投资458.96亿元,增长27.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42.1%;更新改造投资87.57亿元,增长55.9%,占8.0%;房地产开发投资432.01亿元,增长4.7%,占39.6%,房地产开发投资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3.9个百分点。 在全社会投资中,第一次产业完成投资1.66亿元,比上年下降57.9%;第二次产业投资284.69亿元,增长32.2%,其中工业投资267.05亿元,增长32.8%;第三次产业投资803.79亿元,增长10.1%。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投资112.58亿元,增长30.6%;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投资17.79亿元,增长29.4%;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投资4.83亿元,增长132.2%;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视业投资37.30亿元,下降5.7%。盐田港三期主体工程、会展中心第一阶段工程、宝安大道、深平快速路特区内段等重点项目投资完成情况良好;主要竣工项目有地铁一期、蛇口港二期、电视中心、市民广场等。 全社会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876.2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5.8%,其中基本建设房屋竣工面积344.38万平方米,增长100.8%。商品房竣工面积690.76万平方米,下降32.3%。商品房销售面积1037.92万平方米,增长1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