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5 珠海市统计局

2005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建立珠海经济特区25周年。全市人民发扬特区创新精神和求实作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和温家宝总理视察珠海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全面完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综合经济

经济实力: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34.58亿元,比上年增长13.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45258元,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约合5525美元。

产业结构:全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0.35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329.43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284.8亿元,增长11.9%。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3.3:51.7:45.0调整为3.2:51.9:44.9,其中第二产业比重上升0.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3%、59.8%和38.9%。

财政收支:经济增长有效带动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8.97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21.4%,全市税收增长态势良好。其中,增值税13.03亿元,增长7.3%;营业税10.87亿元,增长30.6%;房产税2.58亿元,增长16.5%;企业所得税4.39亿元,增长43.5%。全年一般预算支出57.77亿元,增长13.5%。其中,基本建设支出3.2亿元,增长0.8%;科教文卫事业费支出12.02亿元,增长19.5%;企业挖潜改造支出0.21亿元,减少58.9%。

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全年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8.52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其中,全年基本建设投资148.39亿元,增长21.0%;更新改造投资18.84亿元,增长21.9%;房地产开发投资51.29亿元,增长17.8%。基本建设成为投资的主要力量。在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项目中,全年施工项目593个,增长14.9%;其中新开工项目300个,增长5.3%。

实际利用外资继续增加。全年外商直接投资新签项目587宗,增长24.4%;合同外资22.85亿美元,增长29.7%;实际利用外资6.66亿美元(按商务部口径),增长41.7%。

对外贸易:对外贸易跃上新台阶。全年进出口总额257.29亿美元,增长18.0%。其中出口额107.71亿美元,增长19.2%;进口额149.58亿美元,增长17.2%。贸易逆差41.87亿美元,增加4.54亿美元。从类别看,一般贸易出口18.40亿美元,增长24.9%;加工贸易出口87.6亿美元,增长18.5%。机电产品出口87.8亿美元,增长19.5%,占出口总额的81.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4.9亿美元,增长13.3%。从出口企业性质看,各经济类型企业出口均有增长。全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89.0亿美元,增长21.6%;集体企业和国有企业出口分别增长1.1%和20.6%。

市场价格: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温和上升(见表1)。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2%。构成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的八大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指数呈现"四升三降一平"的格局。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5%,居住价格上涨4.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0%,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0.6%,交通和通讯价格下降1.0%,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下降0.7%,衣着价格下降3.1%,烟酒及用品类价格持平。生产领域中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0.8%。

二、主要行业

农业: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77亿元,增长5.3%。其中农业产值6.09亿元,增长13.9%;畜牧业产值4.33亿元,下降0.1%;渔业产值21.39亿元,增长4.3%;农业服务业产值1.83亿元,增长2.0%。

农作物种植结构继续调整。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4万亩,比上年调减1.2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5.4万亩,调减0.69万亩。水产养殖面积26102公顷,增长7.0%。甘蔗种植面积5.19万亩,调减2.24万亩。

粮食生产稳定,畜牧、渔业生产增长明显。全年粮食总产量5.73万吨,减少1%。水产品产量达15.9万吨,增长3.5%。甘蔗总产量36.7万吨,下降32.2%。生猪饲养量55.13万头,增长18.2%,其中生猪存栏24.54万头,增长29.1%,生猪出栏30.59万头,增长10.6%。

工业:工业经济整体规模扩大,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03.35亿元,占全市GDP比重的47.8%,增长15.0%,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7.0%,拉动经济增长6.6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1610.53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产值633.87亿元,增长17.4%;重工业产值928.16亿元,增长12.7%,轻重工业产值比例为40.6:59.4。国有企业产值1.12亿元,下降36.6%;集体企业产值14.21亿元,下降6.3%;股份制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共完成产值1539.3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8.5%。其中:股份制企业完成产值370.97亿元,增长15.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产值1168.34亿元,增长14.5%,占规模以上工业市产值的74.8%。

工业产品产量增减分化明显。在统计的109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产量比上年增加的有62种,占56.9%。其中增幅较大的有:家用电风扇增长3.1倍,组合音响增长2.0倍,电话单机增长1.5倍,中成药增长1.5倍,数码照相机增长52.0%,彩色电视机增长51.7%,房间空调器增长23.6%;产量比上年减少的有47种,占43.1%。减幅较大的有:传真机减少26.9%,半导体集成电路减少30.6%等(见表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45.2,比上年提高0.1个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75.04亿元,增长3.1%;实现利润50.52亿元,下降0.4%;其中,盈利企业盈利额64.72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亏损企业亏损额14.21亿元,增长1.6%。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464.42亿元,增长15.2%。

交通运输业:交通运输营运能力温和增长。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3331.1万吨,增长3.2%。完成货物周转量92.33亿吨公里,增长2.3%。其中,公路运输15.78亿吨公里,增长0.7%;水运76.40亿吨公里,增长2.7%。完成客运量5065万人次,增长15.2%。完成旅客周转量42.98亿人公里,增长8.1%。其中,公路运输33.09亿人公里,增长17.2%;水运2.32亿人公里,下降12.3%。港口货物吞吐量3557万吨,增长11.0%,其中集装箱289万吨,增长0.6%。航空方面,珠海机场全年完成运输飞行6983架次,下降19.23%;旅客吞吐量64.04万人次,下降15.1%;货邮行吞吐量11254吨,下降17.9%。全年航线累计通达18个城市,平均周运输航班为65班。平均客座率为71.9%,平均载运率为58.2%,分别比上年提高5.6个和下降0.9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