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民航 万人次 4396.34 1.8 旅客周转量 亿人千米 1375.20 6.6 铁路 亿人千米 344.39 7.7 公路 亿人千米 371.86 17.9 水运 亿人千米 2.31 -20.8 民航 亿人千米 656.64 0.6 城市口岸:全年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起降航班达28.02万架次,增长7.4%;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3340.84万人次,机场货邮吞吐量92.75万吨,分别增长7.9%和3.4%。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36899.85万吨,下降0.4%;其中,广州港货物吞吐量34677.82万吨,增长1.0%。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169.49万国际标准箱,增长17.1%;其中,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1097.15万国际标准箱,增长18.5%。 邮政、电信业: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收入15.32亿元,增长1.4%。收寄函件2.42亿件,增长11.5%;特快专递1675.45万件,增长33.2%。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收入248.34亿元,增长6.7%。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数633.75万户,比上年末下降1.5%。移动电话用户1917.0万户,增长7.8%。国际互联网用户228.90万户,增长17.7%。”小灵通“业务用户120.14万户,下降20.4%。 国内商业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40.13亿元,居全国主要城市第三位,增长21.0%。全年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13427.63亿元,增长22.1%。 批发和零售业: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835.13亿元,增长14.9%。实现零售额2624.52亿元,增长20.5%。其中,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实现零售额1152.53亿元,增长19.8%,占全市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的43.9%。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销售商品分类中,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增长63.8%,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31.0%,汽车类零售额增长19.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增长18.9%,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增长17.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8.3%。 住宿和餐饮业:全年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215.98亿元,增长14.3%。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15.61亿元,增长23.8%。其中,星级住宿业和限额以上餐饮业企业实现零售额141.89亿元,增长12.7%。 金融业 金融:全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384.41亿元,增长6.2%。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6929.47亿元,当年新增2132.33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11079.55亿元,当年新增1566.91亿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7110.21亿元,现金支出17515.79亿元,收支相抵,现金净投放405.58亿元。 表7: 2008年广州地区中外资金融机构存贷款情况 指标 年末数 当年新增 比年初增减(%) 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亿元) 16421.05 2111.58 14.8 其中:企业存款 6410.13 772.25 13.7 储蓄存款 6867.29 1277.68 22.9 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亿元) 10304.73 1712.38 19.9 其中:短期贷款 2716.12 248.17 10.1 中长期贷款 6672.26 989.26 17.4 外汇各项存款余额(亿美元) 74.38 7.63 11.4 外汇各项贷款余额(亿美元) 114.24 -11.66 -9.3
证券:年末,全市共有证券公司3家;证券营业部121家。全市境内证券市场上市企业达35家。全年境内新发行股票1只,通过境内证券市场筹资合计88.81亿元。 保险:年末,全市拥有保险中介机构121家,其中,保险代理公司80家,保险经纪公司15家,保险公估公司26家。全年保费收入309.38亿元,增长36.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74.02亿元,增长10.9%;人身险保费收入235.36亿元,增长46.4%。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66.80亿元,增长23.1%。其中,财产险38.10亿元,增长29.2%;人身险28.70亿元,增长15.7%。 房地产业 全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553.18亿元,增长5.6%。房地产开发业完成投资762.43亿元,增长8.3%。房屋施工面积5500.37万平方米,增长6.1%。房屋竣工面积943.76万平方米,增长7.0%。商品房销售面积(含保障性住房)1079.68万平方米,下降20.1%。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为99.8%;其中新建商品住宅指数98.0%。 三、城市建设和管理 基础设施建设 全年市区(十区)完成城市建设固定资产投资254.9亿元(不含城市维护费),同比增长14.3%。年末,市区(十区)城市道路总长度达5434公里,增长1.9%;城市道路总面积9305万平方米,增长3.4%。年内,全市地铁通车里程达到108.21公里。 公用事业 全年自来水售水量15.08亿立方米(十区口径);其中生活用水量11.04亿立方米。全市用电量545.92亿千瓦小时,增长3.6%;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98.70亿千瓦小时,增长9.8%。至年末,市区燃气销售总量148859万立方米(包括液化气、人工煤气和天然气,其中液化气、人工煤气按天然气热值折算),增长5.8%;其中,液化石油气销售总量102.8万吨,增长5.3%。 环境保护与治理 年末,全市共有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9座。全年广州市城市空气污染指数为一级的天数有119天,为二级的天数有226天,合计占全年天数的94.26%,比上年提高3.03个百分点。市区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为0.071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7.8%;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0.046毫克/立方米,下降9.8%;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为0.056毫克/立方米,下降13.8%。全年全市累计脱硫能力12.0万吨。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55分贝,与上年持平,城市交通干线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69.1分贝,下降0.1分贝。 珠江广州河段水质属Ⅳ类,丰水期达到Ⅲ类标准,全市江河水质与2007年基本持平;连续3年成功举办横渡珠江活动。9个污水处理厂区和四大污水处理系统建设进展顺利。按指标权重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8.8%,比上年上升0.83个百分点,按”一票否决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80.96%。比上年上升4.97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