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5 广州市统计局

1997年,广州市人民在中共广州市委和广州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两个根本性转变,努力做到经济发展“稳中求快、紧中搞活”,主要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基本达到宏观调控目标要求。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呈现出“快增长、低通胀”的特征,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适度快速增长。据初步统计,1997年广州市国内生产总值1642.83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5.25亿元,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761.40亿元,比上年增长13.9%;第三产业增加值796.18亿元,比上年增长13.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2.49万元,比上年增长11.9%,在全国十大城市中居于前列。

市场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下降0.6%,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升2.2%,升幅分别比上年回落4.9个和6.0个百分点,达到了近几年来的最低升幅水平。广州市商品零售价格升幅不仅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升幅,而且在国内35个主要城市中,广州市的升幅也是处于较低的位次。居民消费价格中,上升的有:食品类价格上升0.5%,衣着类价格上升1.7%,医疗保健类价格上升6.1%,居住类价格上升7.9%,服务项目类价格上升12.2%;下降的有:家庭设备及用品类价格下降3.7%,交通和通讯工具类价格下降6.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价格下降3.3%。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阶段性进展。产业结构有所变化,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19%、46.35%和48.46%。第一、第二产业比重略有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大中型企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增强。全市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大中型工业企业全年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66.6%、实现利税占87.9%。产品结构有所调整。钢、天然原油、摩托车、汽车、啤酒等产品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9.0%、10.4%、37.2%、15.8%和21.5%。一些生产能力过剩的日用消费品及部分机电产品生产增长减缓或下降。

宏观经济效益改善。随着科技进步在提高经济素质中作用日渐明显以及结构的改善,促进了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稳步提高。全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41679元/人,剔除价格变动因素,比上年增长12.9%。其中第一产业9293元/人,增长4.6%;第二产业56023元/人,增长16.9%;第三产业47813元/人,增长9.9%。

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1997年,广州市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抓大放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市要组建的58户大企业集团中,已有44户按照《公司法》组建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41户进行了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市属398户改革试点小企业中,已有133户完成转制工作。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企业发展较快。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养老、失业保险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工伤、生育保险工作不断发展。金融、投融资、住房、价格等各项改革稳步推进。

劳动就业工作加强。市政府采取多项措施解决劳动就业问题。建立了再就业专项基金,成立了12个批量安置下岗职工示范单位,调控外来劳动力,完善再就业服务体系。据劳动部门统计,至年末止城镇安置待业人员5.5万人,年末登记失业率为2.6%。

二、农业

广州市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进一步推动“三高”农业基地、“菜蓝子”工程生产基地的建设,加大“科技兴农”的力度,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全年农业增加值85.25亿元,比上年增长4.5%;农业总产值150.10亿元,比上年增长6.3%。乡镇企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为繁荣农村经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支持农业生产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全市乡镇企业营业收入1129.82亿元,比上年增长20%。

主要农产品产量全面增长,增加了城乡市场农副产品的有效供给。全年粮食总产量100.92万吨,比上年增长1.7%;蔬菜总产量239.57万吨,比上年增长3.1%;肉类总产量30.83万吨,增长6.2%;水产品总产量27.59万吨,增长10.2%;禽蛋总产量3.72万吨,增长12.0%;牛奶总产量3.1万吨,增长16.5%;家禽出栏量1.44亿只,增长1.4%;生猪出栏量174.62万头,增长8.3%。

农业商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农业商品率达84.8%,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集约经营有所加强,已建成蔬菜、优质米、塘鱼、商品猪、荔枝、龙眼等大型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10多个,逐步走上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发展轨道。

农业投入增加,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农业生产资金投入(市财政拨款)4.21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41万千瓦,化肥施用量(按实物量计)32.54万吨,有效灌溉面积11.97万公顷,农村用电量50.24亿千瓦·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在改革调整中保持较快增长。1997年,全市工业增加值665.89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工业总产值2376.81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业总产值797.09亿元,比上年增长8.4%;集体企业工业总产值434.66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工业总产值1145.06亿元,比上年增长23.1%,其中“三资”企业总产值1060.19亿元,比上年增长21.7%。

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全市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22.6%,比上年提高了3.8个百分点。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48.5%,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21.3%,其中国有企业为118.2%。企业扭亏增盈取得一定效果,利润增加,盈亏相抵实现利润总额50.16亿元,比上年增长7.9%。在盈利企业中,全年工业销售收入超十亿元的工业企业由上年11家增加到14家;实现利润超亿元工业企业由上年12家增加到17家。

轻重工业基本同步增长。轻工业总产值1459.23亿元,比上年增长18.0%;重工业总产值917.58亿元,增长16.6%;轻、重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为61.4%和38.6%。出口生产有新发展。广州市工业出口产品产值532.16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占全市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9.4%。

建筑业生产稳中有降,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全市建筑业增加值95.51亿元,比上年下降1.7%;单位工程施工个数为7654个,实行投标承包的工程个数1960个,投标承包率为25.6%,比上年上升6.0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为3.85亿元,比上年增长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