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广州市统计局 2008年2月29日 2007年,广州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圆满完成年初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一、综合经济 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2007年,广州市实现生产总值(GDP)7050.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1.09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2816.89亿元,增长15.6%;第三产业增加值4072.80亿元,增长14.1%。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2.29∶39.95∶57.76。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8%、43.1%和56.1%。 财政收支 全年来源于广州地区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16亿元,增长22.4%。其中,国税部门组织收入1295亿元,增长21.1%;地税部门组织收入595亿元,增长23.4%。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523.79亿元,增长22.6%。其中,营业税123.54亿元,增长20.2%;增值税111.50亿元,增长15.3%;企业所得税59.67亿元,增长30.9%;个人所得税29.53亿元,增长27.4%;房产税26.21亿元,增长9.5%。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支出623.69亿元,增长23.1%。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2.16亿元,增长28.1%;环境保护支出4.86亿元,增长29.1%;教育支出80.77亿元,增长11.3%。 价格 消费市场价格: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3.4%(见表1),其中,消费品价格上升4.4%,服务项目价格上升1.1%。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3.2%,其中,生活消费价格上升2.8%,服务项目价格下降12.2%。 表1:2007年城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类别及名称 以上年价格为100 类别及名称 以上年价格为100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3.4 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3.2 消费品价格指数 104.4 生活消费价格指数 102.8 服务项目价格指数 101.1 服务项目价格指数 87.8 按类别分: 按类别分: 食品 108.9 食品 111.5 其中:粮食 101.3 其中: 粮食 107.3 肉禽及其制品 119.4 肉禽及其制品 126.2 水产品 103.0 水产品 107.5 菜 103.6 鲜菜 106.2 鲜菜 102.9 衣着 103.7 烟酒及用品 101.2 居住 106.7 衣着 95.8 家庭设备用品 103.3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02.1 医疗保健 99.5 其中:耐用消费品 100.1 交通和通讯 94.9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4.6 文教娱乐用品 95.8 交通和通讯 99.2 其它商品 107.1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8.3 居住 103.1 生产领域价格: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上升1.4%。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升2.8%,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3%。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上升4.7%。其中,黑色金属材料类、钢材类、化工原料类购进价格分别上升7.5%、7.5%和4.1%。全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5.9%。其中,幼禽幼畜、饲料、农机油分别上升17.5%、9.5%和4.0%。 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63.34亿元,增长9.8%;新增固定资产940.05亿元,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率为26.4%,下降1.5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基本建设投资800.64亿元,下降3.7%;更新改造投资347.14亿元,增长15.3%;房地产开发投资703.80亿元,增长26.4%。市属单位(含区、县级市及其他)完成投资1542.61亿元,增长8.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82.8%;中央、省属单位完成投资320.73亿元,占17.2%。 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15亿元,下降35.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02.77亿元,下降13.1%;其中,工业完成投资393.06亿元,下降14.0%,工业技改完成投资154.06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459.42亿元,增长18.5%。三次产业投资额的比例为0.1∶21.6∶78.3。 重点建设项目:全年广州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449.92亿元,占全社会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的比重为39.2%。一批重要生产力骨干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的地铁工程、新广州客站及相关工程、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二期工程、广州电网输变电工程、广州港南沙港区二期工程、中船集团广州龙穴造船基地一期工程、广州珠江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起着支撑作用。 二、主要行业 农林牧渔业及其服务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5.40亿元,增长5.6%。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完成产值分别为136.37亿元、4.20亿元、70.22亿元、48.73亿元和25.88亿元。农业商品产值252.60亿元,增长5.4%。农产品产销率为88.5%。 花卉种植面积22.20万亩,增长5.5%;花卉产值26.90亿元,增长6.1%;甘蔗种植面积8.30万亩,增长11.0%。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46万亩,增加1.21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17.10万亩,减少4.61万亩;年末水果种植面积102.50万亩,减少2.18万亩。林业生态效益显著,全市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008.3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8.2%,林木绿化率43.3%。主要农牧渔业产品产量(见表2)。 表2:2007年主要农牧渔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减(%) 粮食 万吨 51.40 0.8 蔬菜 万吨 340.50 -6.3 水果 万吨 46.70 3.8 糖蔗 万吨 10.90 -12.4 生猪 万头 262.90 13.0 家禽 亿只 1.50 3.4 水产品 万吨 43.80 2.5 其中:淡水产品 万吨 39.90 4.6 都市型农业:全年都市农业总收入1180亿元,增长10.0%。都市农业总产值860亿元,增长5.0%。其中,加工本地农产品产值650.50亿元,增长15.5%。反映都市农业生产水平的特色农业产值和高新技术农产品产值分别达到107亿元和34亿元,分别增长5.1%和5.6%。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68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11家,都市农业示范区26个。农业产业化产值60.60亿元,增长7.0%;农业产业化规模达21.2%。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600.22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36.88%,增长17.0%,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3.0%。全年工业总产值9870.57亿元,增长20.0%(见表3)。全年新增工业总产值1767.75亿元(与2006年快报数相比)。工业出口产品产值2091.21亿元,增长14.3%。全市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5%,下降0.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见表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