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15 广州市统计局

连锁商业:全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连锁门店15882个,增长7.8%;营业面积增长7.1%;从业人员增长6.3%。其中,批发和零售业连锁企业实现商品销售额953.65亿元,增长16.8%;住宿和餐饮业连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8.93亿元,增长24.3%。

金融业

金融:全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80.47亿元,增长16.1%。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4783.46亿元,当年新增1432.69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9661.38亿元,当年新增992.79亿元。存贷款规模(见表7)。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7728.07亿元,现金支出17973.39亿元,收支相抵,现金净投放245.32亿元。

表7:2007年广州地区中外资金融机构存贷款情况

指标 年末数 当年新增 比年初增减(%)

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亿元) 14309.71  1578.66 12.4

其中:企业存款 5637.87  961.46 20.6

储蓄存款 5589.51  27.99 0.5

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亿元) 8737.05  805.27 10.2

其中:短期贷款 2600.91  351.70 15.6

中长期贷款 5693.14  929.20 19.5

外汇各项存款余额(亿美元) 64.84  -14.52 -18.3

外汇各项贷款余额(亿美元) 126.54  32.18 34.1

证券:年末,全市共有证券公司2家;证券营业部119家。全市境内证券市场上市企业达34家。全年境内新发行股票6只,通过境内证券市场筹资合计100.25亿元。

保险:年末,全市拥有保险中介机构98家,其中,保险代理公司63家,保险经纪公司13家,保险公估公司22家。全年保费收入227.50亿元,增长29.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66.71亿元,增长26.5%;人身险保费收入160.79亿元,增长31.0%。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54.28亿元,增长35.9%。其中,财产险29.48亿元,增长35.8%;人身险24.80亿元,增长36.0%。

房地产业

全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489.22亿元,增长14.8%。房地产开发业完成投资703.80亿元,增长26.4%。商品房销售面积(含保障性住房)1473.59万平方米,增长11.9%。商品房价格指数上升7.0%。年末,商品房空置面积388.04万平方米,下降14.3%。

三、城市建设和管理

基础设施建设

全年市区(十区)完成城市建设固定资产投资223亿元(不含城市维护费)。年末,市区(十区)城市道路总长度达5216.2公里,增长0.2%;城市道路总面积8700.6万平方米,增长0.4%。年内,地铁四号线万胜围至金洲段已开通运营,全市地铁通车里程达到116公里。

公用事业

全年自来水售水量14.59亿立方米(十区口径);其中生活用水量10.27亿立方米。全市用电量527.13亿千瓦小时,增长12.3%;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89.92亿千瓦小时,增长13.1%。至年末,市区燃气销售总量134046万立方米(包括液化气、人工煤气和天然气,其中液化气、人工煤气按天然气热值折算),下降2.1%;其中,液化气供应总量93万吨,下降5.5%。

环境保护与治理

年末,全市共有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9座。全年广州市城市空气污染指数为一级的天数有90天,为二级的天数有243天,合计占全年天数的91.23%,与上年基本持平。市区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为0.077毫克/立方米,与上年基本持平;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0.051毫克/立方米,下降5.5%;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为0.065毫克/立方米,下降3.0%。年末,城区有烟尘控制区12个。烟尘控制区面积达569.10平方公里,增加98.28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覆盖率保持10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55分贝,城市交通干线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69.2分贝,均下降0.2分贝。

全年全市累计脱硫能力9.8万吨。9个污水处理厂区和四大污水处理系统建设进展顺利。按指标权重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7.97%,按“一票否决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75.99%。

社会治安

全年全市刑事立案数7.98万宗,下降15.8%,“两抢”案件下降37.3%;刑事案件当年破案数3.19万宗,破案率提高1.8个百分点。全年发生交通事故6711起,交通事故死亡人数1435人,损失折款2254.31万元,分别下降14.3%、5.0%和30.2%。全年发生火灾1237起,火灾导致18人死亡,损失折款1328.21万元,分别下降80.7%、25.0%和4.8%。

安全生产

全年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8077起,死亡1560人,受伤8155人,直接经济损失7240万元,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分别下降14.1%、5.3%和13.7%,直接经济损失上升3.8%。其中,道路交通事故6711起,死亡1435人,受伤8108人,直接经济损失2254万元,分别下降14.2%、5.0%、14.7%和30.2%。工矿企业(含建筑)生产安全事故119起,死亡97人,重伤36人,直接经济损失1818万元,分别下降4.8%、7.6%、10.0%和4.9%。火灾1237起,死亡18人,受伤11人,直接经济损失1328万元,分别下降80.7%、25.0%、74.4%和4.8%。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22,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7.88,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1.7。

四、所有制结构调整与对外开放

所有制结构调整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中,全年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433.73亿元,增长11.6%;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617.05亿元,增长17.4%,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50.00%上升到51.30%。其中,民营经济增加值2414.14亿元,增长14.0%,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4.24%。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036.86亿元,增长25.4%,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4.1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5912.50亿元,增长20.0%,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6.39%;股份制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239.03亿元,增长26.0%,占25.14%;股份合作制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30.71亿元,增长9.8%,占0.34%。

对外贸易

全年商品进出口总额734.94亿美元,增长15.2%(见表8)。其中,商品出口总额379.02亿美元,增长17.0%;商品进口总额355.92亿美元,增长13.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出口221.45亿美元,增长12.4%,占全市商品出口总值的58.43%;国有企业出口84.75亿美元,增长10.9%;集体企业出口6.75亿美元,增长40.4%;私营企业出口65.71亿美元,增长44.8%。

表8:2007年商品进出口主要分类情况单位: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