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三、城市建设和管理 基础设施建设: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增强。市区(十区)完成城市建设固定资产投资256亿元(不含城市维护费),增长28.2%;年末,市区(十区)城市道路总长度达5107公里,增长5.0%;城市道路总面积8614.23万平方米,增长11.8%。 一批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广州地铁二号线调整工程、三号线广州东站至客村段、四号线大学城专线于年底建成通车。广州大学城二期工程如期完成并投入使用。南沙港区二期工程6个10万吨级泊位已进入码头主体施工阶段。南部快速路、新机场高速公路北延线、从化街口至花都北兴高速公路已基本完成投资。广州地铁五号线、六号线、华南路三期等道路交通建设稳步推进。 公用事业:公用事业综合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年自来水售水量15.11亿立方米(十区口径),增长0.7%;其中生活用水11.04亿立方米,增长2.3%;全市供电量386.72亿千瓦小时,增长11.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71.97亿千瓦小时,增长16.6%;至年末,全市煤气供气总量30033万立方米,增长33.7%。全年新增公园18个,年末实有公园191个,公园面积达3239.89公顷;积极推进免费开放公园进程,年末,全市免费开放公园达151个,比上年增加18个。 环境保护与治理: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目标,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协调推进机制。年末,全市共有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9座。全年广州市区空气污染指数为一级的天数有76天,为二级的天数有256天,合计占全年天数的91.0%,比上年增加7.9个百分点。市区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为0.088毫克/立方米,下降11.1%;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0.053毫克/立方米,下降31.2%;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为0.068毫克/立方米,下降6.8%。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6.8%。年末,城区有烟尘控制区14个;烟尘控制区面积达441.61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40.75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覆盖率保持10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55.2分贝,城市交通干线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69.3分贝。 社会治安: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市刑事立案数10.5万宗,下降5.7%;刑事案件当年破案数3.7万宗,破案率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全年发生交通事故8809起,交通事故死亡人数1739人,分别下降11.3%和4.1%;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9.8人。全年发生火灾218起,火灾导致31人死亡,损失折款557.86万元,分别下降24.6%、32.6%和26.6%。 四、所有制结构调整与对外开放 所有制结构调整:各类所有制工业企业全面发展。全年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399.77亿元,增长18.6%,占全市工业总量的65.0%;股份制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287.66亿元,增长9.3%,占19.0%。在全市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61.26亿元,增长6.1%,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7.5%。 全市限额以上国有、非国有商业企业不断增长。全市限额以上贸易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零售额183.28亿元,增长20.6%;股份制企业零售额4.22亿元,增长5.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零售额102.83亿元,增长35.0%;私营企业零售额277.87亿元,增长23.6%。 内外资企业共同推动外贸出口规模的扩大。全年“三资”企业出口167.65亿美元,增长24.5%,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2.9%;国有企业出口65.28亿美元,增长7.6%;集体企业出口4.66亿美元,下降15.1%;私营企业出口28.88亿美元,增长1.1倍。 海关进出口:海关进出口快速增长。据海关统计,全年海关进出口总额达534.88亿美元,增长19.4%。其中,出口总额达266.68亿美元,增长24.2%;进口总额达268.20亿美元,增长15.0%。 加工贸易出口和一般贸易出口快速增长。全年加工贸易出口159.36亿美元,增长17.7%。其中,来料加工贸易出口50.42亿美元,增长5.6%;进料加工贸易出口108.94亿美元,增长24.3%。一般贸易出口103.00亿美元,增长34.6%。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势强劲。全年出口55.87亿美元,增长29.7%。机电产品出口继续快速增长,全年出口134.07亿美元,增长28.1%,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48.74%提高到50.27%。 利用外资:利用外资较快增长。全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28.41亿美元,增长14.7%;利用外资新批项目(合同)1599个,增长6.2%;合同利用外资金额36.62亿美元,增长9.4%。在外商直接投资中,全年新批项目(合同)1061个,增长1.4%;合同利用外资金额34.02亿美元,增长6.2%;实际利用外资金额26.49亿美元,增长10.3%。外资企业增资力度继续加大。全年外商投资企业合同增资14.44亿美元,占全市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的42.45%。至年末,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在广州投资设立了8148家外资企业和6404个外商代表机构。世界500强大企业已有140家进入广州,共设立289个项目,投资总额合计90.47亿美元。资金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的大项目依然是外商投资的重点。全年批准总投资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商投资项目193个;合同利用外资金额24.05亿美元,增长11.8%。 制造业利用外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年批准制造业利用外资合同项目620个;合同利用外资金额23.06亿美元,增长5.6%。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合同利用外资金额3.9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4.06亿美元。制造业合同利用外资平均每个项目372万美元,比全市平均每个项目(321万美元)多51万美元。 服务贸易领域利用外资持续增长。全年第三产业外商直接投资新批项目(合同)424个,增长9.6%,占全市外商直接投资新批项目(合同)的39.96%。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分别为175个和61个,分别增长7.4%和1.7%;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外商直接投资新批项目(合同)分别增长6.9%和42.9%;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为60个。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持续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设计咨询营业额1.62亿美元,增长22.6%。年末,全市具有对外经济合作经营资格的企业29家,比上年增加2家。新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及对外设计咨询合同11815项,增长21.5%;新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及对外设计咨询合同金额1.65亿美元,增长26.4%。派出劳务人员3556人次,增长0.7%。至年末,广州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已达3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