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旅游:旅游业增势良好。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624.68亿元,增长14.2%。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2.94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434.96亿元,分别增长21.0%和11.5%。全年城市接待过夜游客2850.56万人次,增长6.6%。全年城市接待过夜国内旅游者2340.25万人次,增长4.6%。全年主要宾馆酒店开房率为63.38%,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全年旅行社组团入境人数34.07万人次,增长39.8%。主要旅游景点接待游客(按售票口径)3656.80万人次,增长8.6%。 五、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科技投入和科技成果不断增加。全市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190亿元,其中用于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85亿元,分别增长18.8%和25.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达3.71%和1.66%。科技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8%,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专利申请与授权量稳步增长。全年受理专利申请11012件,增长33.8%;其中发明专利2029件,增长36.8%。全年专利授权5724件,增长3.4%。 科研机构和队伍稳定。全年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3.5万人,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8.84万人,占科技活动人员总数的65.5%。年末,全市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5人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4人。全市拥有省级和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6家,各类独立研究开发机构183家。年末,全市共有国家级、省级大学科技园5个。 教育: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59所,比上年增加7所。其中,本科院校22所,专科院校37所。全年普通高等院校招收本科、专科学生19.87万人,增长18.1%;在校学生55.43万人,增长20.6%;毕业学生10.28万人,增长23.6%。年末,全市培养研究生的普通高校和科研机构达24所,全年招收研究生1.56万人,增长14.7%;在校研究生4.06万人,增长17.3%;毕业研究生0.9万人,增长37.7%。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高基础教育的整体素质。新增了一批省一级中小学和市一级中小学,促进了全市中小学的达标建设和均衡发展。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步伐加快,大部分学校年内完成建设任务。年末,全市共有小学1283所,在校学生90.34万人,增长3.3%。普通中学448所,在校学生55.03万人,增长3.7%;其中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6.85万人,增长8.5%。中等职业学校140所,在校学生19.15万人。技工学校62所,在校学生12.21万人,增长17.1%。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初中升学率92.3%,高中升学率90.2%。 积极发展多元化办学,民办教育继续发展。年末,全市共有14所民办高校,在校学生7.07万人;121所民办普通中学,在校学生6.23万人;172所民办小学,在校学生21.63万人。 文化: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取得新成就。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第十届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等一系列国内外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在全国和国际性专业文艺评奖中,广州共获奖38项。年末,全市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7个;文化馆、群众艺术馆12个,举办展览70个。公共图书馆13间;图书馆总藏量1204.19万册,其中图书1032.65万册。档案馆26个,博物馆、纪念馆30个,举办陈列、展览205个,参观人数达359.6万人次。全年摄制完成电影片2部。广播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全市有广播电台2座,节目15套,平均每天播音291小时;电视台3座,节目19套。全国有14个省、市、自治区卫星电视节目进入广州电视网播放。全年共出版报纸28.55亿份、杂志1.63亿册、图书2.54亿册。广州歌剧院、广州新图书馆、市档案馆一期等项目建设正抓紧推进。 卫生:居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全年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为20.91/10万和6.84‰,继续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人均期望寿命77.06岁,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先进水平。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新建的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新建的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已奠基;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血液中心业务大楼进入施工阶段;“120”通讯指挥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120”急救网点达到53个,急救医疗快速应急能力和院前救治能力明显提高;实现了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直报。 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591个,其中医院19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6个,卫生监督所15个,妇幼保健院14个。全市各类卫生机构共拥有床位4.80万张,其中医院拥有床位3.80万张。全市共有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6.30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2.58万人,注册护士2.32万人。全市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向社会提供门诊服务7863万人次,提供住院服务95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5%和7%。 疫病预防与卫生监督工作取得成效。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继续保持较高的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儿童计划免疫5苗接种率继续保持在99%以上;食品抽检合格率达92%,公共场所监测合格率达94%,重大节日和重大社会活动无集体性食物中毒事故发生。 农村和社区卫生工作持续发展。2005年,广州市财政向农村卫生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共投入2704.07万元。至年末,有86.10%的农村人口参加2006年度农村合作医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11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96个。 体育: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竞技体育取得好成绩。2005年,广州运动员获得世界冠军6项10人次、亚洲冠军3项3人次、全国冠军42项55人次(含广州运动员在第十届全运会中获得第一名18项/27人次)。另外,广州运动员在第十届全运会中获得第二名15项/30人次、第三名12项/19人次。参加全民健身活动人数116.19万人次。举办国际、国内单项比赛17次,市区两级全民健身活动及比赛785项次,发行体育彩票6.1亿元。 社会保障与福利: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年末,全市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08.5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13万人;其中退休人员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0.0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61万人。城镇基本养老(市属)、失业、工伤(市属及部分中央、省属)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04.97万人、234.07万人和168.34万人,比上年末分别增加18.2万人、12.87万人和15.11万人。全市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离退休人员(市属)达51.50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3.56万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达4.50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6.83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蓬勃发展。年末,全市共有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67家,床位1.80万张。其中,各种社会福利院14家,床位3406张。全市共有救助站5个,社区服务设施1933个,社区服务中心102个。扎实推进残疾人扶助工作。2005年,全年残疾人求职登记达1674人次,安置残疾人就业1.23万人;残疾人接受职业技能培训792人次。全年收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1.3亿元,增长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