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州市坚持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抗击“非典”,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大力促进出口,积极扩大内需,全年经济实现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新进展,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就,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据初步核算,2003年广州市生产总值(GDP)3466.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0%,增长速度创8年来新高,在国内大城市中位居前列。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79万元,增长14.0%。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约合5793美元。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从三次产业情况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4.14亿元,比上年下降0.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04.89亿元,增长21.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57.60亿元,增长11.0%。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3.4∶40.9∶55.7调整为3.0∶43.4∶53.6,第二产业的比重提高了2.5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略有上升。2003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0.1%,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0.7%。生产领域价格有升有降。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0.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升5.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1.6%。 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2003年末,全市从业人员537.75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283.9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0.15万人。在全市从业人员中,年末职工总人数188.7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06万人;全市城镇私营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89.4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31万人。全年安置城镇失业人员15.90万人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7%(含“城中村”农转居登记失业人员)。 二、农业 农业生产结构进一步调整。2003年,全市农业总产值为180.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7%。粮食播种面积146.54万亩,与上年比调减16.3%;全年粮食产量54.52万吨,比上年降低16.3%。花卉、蔬菜、畜牧、水产等农产品的生产稳步发展,花卉、蔬菜、水果种植面积增加,分别比上年增长18.1%、4.2%和4.7%。蔬菜产量达364.49万吨,增长5.0%;水产品产量达35.59万吨,增长3.1%;水果总产量达45.52万吨,下降3.9%;生猪出栏量达191.54万头,减少2.6%。 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至2003年末,全市完成标准化农田建设60.59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144.66万亩。 乡镇企业发展较快。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2089.55亿元,比上年增长12.2%(现价增速);全市乡镇企业营业收入2106.48亿元,增长11.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强劲发展。2003年,广州市工业呈现速度快、结构优、动力足、效益好的良好发展态势。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336.48亿元,比上年增加267.46亿元,增长24.3%;实现工业总产值4705.91亿元,比上年增加917亿元,增长26.5%。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8.0%。在工业总产值中:股份制企业完成产值798.81亿元,增长31.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产值2814.80亿元,增长30.7%;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产值1251.84亿元,增长25.4%;大中型企业完成产值2646.83亿元,增长40.9%;市属企业完成产值4264.56亿元,增长28.0%。 工业重工化取得新进展。2003年,全市完成轻工业总产值2375.30亿元,比上年增长22.1%;重工业总产值2330.61亿元,增长32.0%;重工业增速比轻工业快9.9个百分点,轻、重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由上年的53.3∶46.7调整为50.5∶49.5,重工业比重提高2.8个百分点。电子、汽车制造、石油化工三大支柱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610.07亿元,增长48.1%,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0.1%。其中汽车制造业完成产值462.43亿元,增长68.3%。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094.31亿元,增长37.6%,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3.3%,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其中服装、合成洗涤剂、汽车、摩托车、家用电冰箱、房间空气调节器、移动电话机、传真机等产品产量增幅在30%以上。工业经济效益总体水平大幅提高。200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77.9%,比上年提高25.4个百分点,分别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高33.2个和25.8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27.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9.5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18.47亿元,增长53.4%;亏损面17.8%,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 建筑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市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68.42亿元,比上年增长0.7%;建筑安装工作量641.58亿元,增长6.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2003年广州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7.77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454.45亿元,增长59.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9.3%,是支撑投资较快增长的主要动力;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88.61亿元,比上年增长3.0%,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6.3%;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05.94亿元,比上年下降4.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5.1%。民间投资稳步增长。全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达443.70亿元,增长9.3%。 2003年,全市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81.66亿元,增长17.7%。在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中,制造业完成投资154.90亿元,增长9.2%,其中汽车制造业投资发展迅猛,完成投资40.73亿元,增长94.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投资146.69亿元,增长32.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140.78亿元,增长70.7%;教育完成投资76.06亿元,增长1.4倍;建筑业完成投资46.23亿元,增长24.9%;批发和零售业完成投资15.64亿元,增长5.3%;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完成投资15.11亿元,增长3.4倍。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2003年,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制造业重点项目投资分别占全市重点建设项目投资的54.2%、29.4%和12.7%。广州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3.64亿元,占全市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额的比重为30.1%。地铁三号线、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迁建、新机场高速公路北延线南段工程,西朗、沥滘、猎德污水处理工程,广州本田汽车扩建、本田轿车出口基地等建设项目进展较快。 商品房销售平稳。2003年,全市商品房实际销售(交楼)面积为780.23万平方米,实际销售(交楼)合同金额为330.80亿元,分别增长7.2%和8.2%。商品房预售面积为626.1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3%;预售合同金额为304.04亿元,比上年增长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