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5 湘西州统计局

2007年,全州各族人民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优势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

一、综合

经济发展继续加快。2007年,全州生产总值为184.82亿元,增长15.9%,比上年快4.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67亿元,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75.11亿元,增长22%;第三产业增加值75.04亿元,增长1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7445元。企业效益提高,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0.53亿元,增长4.8倍。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州财政总收入22.92亿元,增长48.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71亿元,增长43.7%。

经济结构继续改善。2007年,在全州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9.4∶38.7∶41.9调整为18.8∶40.6∶40.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州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州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1.9个百分点。全州非国有经济投资34.1亿元,增长42.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33.5%。全州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242户,占86.4%,比上年提高15.9个百分点。全州城镇化率为32.5%,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偏高。全州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6.8%,商品零售价格上涨7.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7.7%。

和谐社会建设稳步推进。省定我州8件实事21个考核项目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其中12个考核项目超额完成任务。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96万人,增加0.19万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760户;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新建城镇经济适用房1.2万平方米;新建城镇廉租住房3.16万平方米。逐步完善了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普通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等各个阶段的就读保障体系建设。全州共落实发放义务教育救助资金1.2亿元,资助学生40多万人次。其中免费教科书总金额1401万元,资助学生13.3万人;免杂费总金额9384万元,资助学生39.9万人;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1066万元,资助6.2万人。全州落实职业学校助学金804万元,资助学生1.98万人。全州共筹集贫困大学生资助资金263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715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顺利,共有398876名学生和1946所中小学校受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实施,参合农民190.6万人,参合率达85.5%。完成74所乡镇卫生院、58所农村敬老院和118所标准化乡镇农家商店建设。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新型工业化水平不高,节能降耗、减排治污任务仍然艰巨,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物价结构性涨幅偏高,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经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农业

农业产业化建设有新成效。2007年,全州农、林、牧、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比例为62∶10∶24∶3∶1。全州粮食播种面积19.2万公顷,下降0.3%,粮食总产量84.6万吨,增长3.6%。全年水果产量达56.4万吨,增长18.7%。烟叶产量2.2万吨,下降17%,其中烤烟产量2.1万吨,下降17%。发展中药材0.6万公顷。全年出栏肉猪135.3万头,增长1.5%;牛出栏0.8万头,增长4.3%;羊出栏45.3万头,下降2.4%;出笼家禽575.5万羽,增长3%。全年肉类总产量11.3万吨,增长0.4%。水产养殖面积达0.7万公顷,增长2.7%。建成各类农产品基地240万亩,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473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09个,会员农户5.2万户。老爹公司、喜阳集团、金凤凰公司等32家州级以上龙头企业全年销售收入增长32%。

新农村建设有新发展。全州农村投资11.87亿元,增长29.5%。财政支农支出增长38.3%。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07万千瓦。全年水利投入资金4亿元,其中国家投资1.08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0.18万公顷;完成1座中型、19座小I型、13座小II型病险水库治理;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2.5万亩;新解决8.72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新建农村沼气池2.23万口;新增通电话自然村24个;行政村通电率达100%;整修和新通公路村97个,公路通村率达96.3%;农村“通畅工程”完成路基改造354公里,硬化路面200公里;村间道路硬化新启动500个村,硬化村间道路80万米;20个农村客运站正在建设。扶贫开发力度加大,投入财扶资金1.34亿元,301个第二轮“整村推进”村的扶贫开发取得新成效,5万农村贫困人口越过了低收入线。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2007年,全州全部工业增加值63.74亿元,增长26.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7.73亿元,增长29.8%。其中轻工业增加值6.1亿元,增长8.9%;重工业增加值51.63亿元,增长33.3%。矿产品、酒烟食品、化工、医药、能源等优势产业保持较快增长,实现工业增加值56.32亿元,增长30.9%。锰锌、食品、生物医药三大产业集群已产生聚集效应,实现工业增加值41.1亿元,增长34.4%,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71.2%。一批优势企业发展壮大,全州28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234户企业实现盈利,实现利润在100万元以上的有138户,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有33家。民营经济快速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4.13亿元,增长31.5%。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51.2亿元,增长62%,实现利税20.3亿元,增长149.9%。工业综合效益指数为209.68%,比上年提高70.96个百分点。

主要产品产量全面增长。全年锰矿石成品矿累计生产56.3万吨,增长9.8%;锌精矿含锌量17.9万吨,增长30.9%;铁合金27.9万吨,增长23.7%;电解锌14.7万吨,增长20.3%;水泥117.4万吨,增长36.1%;农用化学肥料3.82万吨,增长103.5%;果王素32730千克,增长197.3%;中药饮片757吨,增长51.7%;青蒿素12.9吨,增长64.5%。

建筑业继续发展。全州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1.37亿元,增长4.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3.7万平方米,增长22.7%;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08万平方米,增长40%。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进一步扩大。2007年,全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01.92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3.1亿元,增长29.2%。施工项目827个,增长39.7%,建成投产项目489个,增长143.3%。基础建设继续加强。全州基础设施投资27.8亿元,增长46.1%。

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常德至吉首高速公路州内段路面工程全面开工。吉首至茶洞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永顺至桑植公路改造工程路基全线拉通。县乡公路改造完成路基工程400公里和路面工程369公里。花垣竹篙滩电站开工建设。永顺高家坝防洪水库基本完工。吉凤经济开发区建设进展顺利。城镇扩容提质项目进展加快。吉首人民路改造、吉首中央商务区、湘西大剧院、州民族宾馆扩建、州体育中心建设、花垣22万伏输变电工程等项目建成。吉首国际大酒店、吉首乾州古街区保护暨基础设施、凤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龙山里耶秦简博物馆、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保靖沿江大道、泸溪县城扩容、古丈栖凤湖生态旅游开发等项目抓紧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