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15 常德市统计局

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全市卫生事业机构329个,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58万人。在血吸虫防治工作中,全年查螺面积159.96平方公里,查出有螺面积127.98平方公里,实际灭螺面积53.58平方公里,治疗血吸虫病人1.46万人,占实有病人总数的40.0%。妇幼保健工作取得进展,全年产检人数4.1万人,占产妇总数96.9%,产妇住院分娩人数3.7万人,占产妇总数的89.7%。

体育事业成绩突出,全年获一级运动员资格5人,二级运动员资格126人,参加省以上运动会获金牌33.5枚、银牌63枚、铜牌53枚,参加全省第九届运动会,比赛总分第四,金牌第六。98.3%的在校学生达到《国家体育锻练标准》。成功地举办了全国短道汽车拉力赛,群众性体育运动生机勃勃,运动水平明显提高。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初见成效。全市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49个,环境污染治理投资2247万元。全市工业废水排放总量30593.5万吨,工业废气排放总量39.9亿标立米,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99.7万吨。烟尘去除量119992吨,二氧化硫去除量36522吨。年末全市建有自然环境保护区4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3个,自然环境保护区面积115830公顷,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取得成效,城市环境进一步改善,城镇人口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59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万人;在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129万人,占总人口的21.6%,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农业人口469万人,占总人口的78.4%。全年人口出生率8.23‰,人口死亡率5.2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03‰,比上年略有提高。

居民生活质量继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59元,增长9.6%;农民人均纯收入2341元,增长5.9%;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8元,增长5.4%。居民收入的增加,带动了消费支出的增长。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5758元,比上年增长5.5%;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35元,增长4.6%。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1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8.02平方米,比上年增长0.4%。

社会福利和劳动保障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市拥有社会福利类收养单位148所,床位2255张,收养孤寡幼老1941人。城乡低保对象10.5万人,全年低保额3900万元。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20.66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10.34万人,增长12.5%;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19.59万人,增长23%;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退休人员8.65万人,增长47%;参加失业保险职工16.9万人,增长0.6%。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