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邵阳市统计局 200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决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认真落实“兴工强市”战略,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努力建设和谐邵阳,国民经济实现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和较高的增长质量,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总量跨上新台阶。初步核算,200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09.51亿元,首次突破4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1.4%,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为近10年来最好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8.34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122.44亿元,增长16.5%;第三产业增加值168.73亿元,增长12.7%。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6106元,比上年增长10.8%;三次产业结构为28.9:29.9:41.2。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25.27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4.20%,其中市本级完成总收入5.02亿元,同比增长23.73%。一般预算收入16.28亿元,增长14.21%,其中税收收入9.03亿元,增长18.26%。一般预算支出59.0亿元,增长25.47%。 市场物价涨幅较为平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1.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1%,居住价格上涨6.9%。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升2.4%。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上升4.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总水平上升6.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就业压力较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经济发展环境不够优越等。 二、农 业 种植业生产保持较好收成。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560.35千公顷,总产量326.32万吨,比上年增长2.26%,创近九年来的最好水平。水稻产量263.01万吨,增长1.12%。油料总产量12万吨,增长1.23% 。水果总产量57.96万吨,增长5.1%。 畜牧养殖业发展加快。全年肉类总产量68.21万吨,比上年增长3.6%。禽蛋产量1.67万吨,增长3.2%。奶业生产保持高速增长,牛奶产量4.55万吨,增长25.2%。水产品产量8.48万吨,增长5.6%。 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农、畜优质产品率进一步提高。全市优质稻种植面积202.29千公顷,占水稻播种面积的49.71%,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三元杂交猪比重占48.7%。发展药材31.56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90.54千公顷,增长9.91%。 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7.48万处,水利工程投入资金3亿元,水利工程完成土石方6390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45千公顷,旱涝保收面积189千公顷。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6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5%;农用拖拉机2.05万台,农用运输车1.05万辆。 全年财政扶贫资金5839万元,以工代赈资金2979万元。年末农村绝对贫困人口14.5万人,比上年减少3万人;年末农村低收入人口75万人,减少10万人。 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全市农村投资40.35亿元,增长9.8%。财政支农支出2.26亿元,增长5.7%。全市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100个,56个村完成了规划编制工作;新建农村沼气池1.34万口。全年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共完成投资7.67亿元,建成农村公路2964.8公里,其中通乡公路189.4公里,通畅工程2288.4公里,通达工程487公里,全市有982个村通了水泥路或油路。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03.97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其中558家国有及年销售收入过500万元的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63.15亿元,增长25.3%,在全市规模工业中,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6.80亿元,增长1.1%;集体企业1.94亿元,增长20%;股份制企业36.55亿元,增长2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1.96亿元,增长31%。轻工业增加值26.32亿元,增长28.3%,重工业增加值36.83亿元,增长23.3%。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增加值40.82亿元,增长8.8%。 主要产品产量平稳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生产量254.02万吨,增长8.71%;发电量13.27亿千瓦时,增长16.63%;乳制品4.24万吨,增长13.88%;饮料酒4.11万吨,增长19.01%;服装367.04万件,增长109.34%;人造板46.9万立方米,增长49.06%;水泥249.67万吨,增长21.71%;铝材3.7万吨,增长12.12%;平板玻璃68.59万重量箱,增长52.45%;机制纸及纸板35.22万吨,增长27.47%。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全部规模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56.26%,比上年提高25.57个百分点。实现利税12.42亿元,增长29.81%。实现利润4.55亿元,增长32.8%,其中亏损企业亏损额0.93亿元,同比下降17.04个百分点。工业品产销衔接良好,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99.70%。 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8.47亿元,比上年增长6.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88.72万平方米,增长26.57%;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49.96万平方米,增长22.9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6.44亿元,比上年增长32.16%,其中城镇投资131.08亿元,增长41.7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额86.28亿元,增长66.39%,其中工业投资76.23亿元,增长95.37%,工业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占40.9%,分行业看,采矿业投资11.24亿元,增长91.07%;制造工业投资47.54亿元,增长66.30%;电力业投资17.41亿元,增长17.96%;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3.35亿元,增长393.07%。第三产业投资84.33亿元,增长43.29%。房地产开发投资15.17亿元,比上年增长26.88%。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55.5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7%,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44.92万平方米,增长12.9%。商品房空置面积13.91万平方米。 重点项目建设继续推进。全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74个,完成投资55.21亿元,同比增加8.38亿元,增长17.9%。一批对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的省、市重点工程项目施工进展较快,如邵永高速公路、筱溪电站、晒谷滩电站、火车站站前开发区、邵阳大道中段、湘窖酒业万吨曲酒生产基地、白马工业基地路网等工程都取得重大进展。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呈现活跃局面。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99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3.0亿元,增长14.4%;县及县以下实现102.99亿元,增长15.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20.51亿元,增长15.6%;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5.12亿元,增长10.1%。 2006年,全市74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零售额21.37亿元,增长34.9%,其中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增长9.6%,日用品类增长23.6%,中西药品类增长14.2%,石油及制品类增长51.0%。限额以下及个体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99.14亿元,增长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