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15 未知

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高。蒸湘南路、红湘南路、蒸阳北路等道路延伸,蔡伦大道、解放大道、五一路、建设路等道路改造,湘江东岸风光带二期建设、白沙工业大道建设等18个项目竣工。武广客运站广场、第二生活垃圾处置场等13个项目实现开工建设。改造背街小巷61条,建成地埋式垃圾中转站35座,水冲公厕69座,消防栓339个,城市配套设施达到了部颁标准。全市投入资金10亿元,完成工业园区建设面积8平方公里。县城和各中心城镇开展提质改造的步伐加快,耒阳市进入中等城市行列。城市化率达到42.57%。

环境质量保持稳定。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7.4%,城区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优良级别的天数为343天,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1.8分贝,噪声控制区按国家功能区划要求达标;全市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分别下降10.29%、5.56%。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到100%,衡阳市城区废水排放总量为13020万立方米,处理废水总量为5126万立方米,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了39.4%。城区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为2272.41万吨,工业废水达标率为83%。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发展。年末全市总人口731.14万人,增加2.2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11.25万人,增加10.82万人;乡村人口419.89万人,减少8.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8%。,提高1.2个千分点;死亡率为7.9%。,下降0.02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4.9%。,下降0.1个千分点。全市常住人口674万人。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20元,增长16.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4%。农民人均纯收入5617元,增长15.0%,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1%。城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8944元,增长17.7%,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0.7%;农村居民消费4047元,增长13.9%,实际增长7.1%。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2.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2.9%,分别上升1.0个和2.0个百分点。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3.7平方米,与上年基本持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4.63平方米,增长1.3%。

社会保障事业稳步推进。全市全年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新增参保人数分别达到6万人、66.5万人、3.36万人、4.84万人、4.42万人,累计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4.22万人,117.6万人、44.1万人、26.8万人、40万人。全市全年征缴社保基金20.56亿元,支付待遇26.65亿元,分别增长23.4%、27%。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人数为12.86万人,农村居民为32.09万人,基本做到应保尽保。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相对数均为本年与上年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