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5 湘潭市统计局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持续升温。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6.58亿元,增长21.8%,较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分地域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19.51亿元,增长23.1%;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67.07亿元,增长19.6%。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39.36亿元,增长16.6%;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07.63亿元,增长24.4%;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2.87亿元,增长20.7%;其他行业实现零售额6.72亿元,增长18.2%。

消费品零售结构加速升级。全市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通信器材类零售额增长1.09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8.2%;家具类增长14.5%;金银珠宝类增长6.01倍。

六、对外贸易和旅游

进出口总额继续增长。全市进出口总额18.53亿美元,增长45.4%。其中出口11.24亿美元,增长28.6%;进口7.29亿美元,增长82.3%。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18.25亿美元,增长49.7%,占进出口总额的98%;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0.25亿美元,增长19%。

招商引资再创佳绩。先后参加六项重大招商活动,共计签约项目69个,合同引进内外资573亿元。成功引进美国铁姆肯公司、韩国三星、中国五矿集团等13家经济实力强、符合“两型产业”要求的战略投资者,建设了吉利汽车第二期外资项目、全创科技电脑主板项目、电机集团与美国铁姆肯合资的大型轴承项目、中冶京城第二期、隆平科技论坛等一批发展前景好、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全年实际外资2.86亿美元,增长27.1%;引进市外境内资金133.7亿元。

旅游业继续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967.1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4.85亿元,分别增长9.4%和6.8%。“中国红色旅游第一品牌”形象进一步深入人心。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较快发展。全市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3亿元,其中交通重点工程建设完成投资6.23亿元。高速公路建设稳步推进。今年在建高速公路两条,其中潭韶高速公路已全线通车;潭衡西线高速公路也在有条不紊的建设中。干线公路建设全面启动。韶茶线云湖桥-乌石段20.8公里已建成通车;灰虞线于12月底全线动工;其余四条干线公路现已完成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和评审。农村公路建设均衡发展。全市完成农村公路建设1159公里,其中通畅工程1036公里,县乡公路改造123公里,新增畅通村282个。全年货物周转量43亿吨公里,增长53%;旅客周转量15亿人公里,增长6%。

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8.66亿元,增长12.7%。年末全市固定电话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179.05万户,增长20.9%,其中:固定电话64.1万户,移动电话114.95万户,分别增长3.1%和33.8%。全市电话普及率62.2%,比上年提高7.6个百分点。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达17.8万户,净增1.7万户。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567.9亿元,比年初增加112.7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80.43亿元,比年初增加76.75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319.62亿元,比年初增加46.57亿元。

保险业务迅速发展。全市共有保险公司27家,实现保费总收入19.69亿元,增长53.1%。其中财险收入4.18亿元, 增长31.1%;寿险收入15.51亿元,增长60.4%。年末共赔(给)付6.34亿元,其中财产险赔付3.36亿元,寿险赔付2.98亿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持续较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全年列入国家和省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66项,争取资金4005万元。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1.27 %,R&D经费占GDP的比重达1.54%。节能减排科技工程成效明显。10项关键技术攻关,10项应用技术推广,20项节能减排新产品开发,6项集成示范项目为全市节能减排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科技支撑。产学研合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共产生对接合作项目42项,完成技术合同登记近40个,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5亿元。知识产权战略快速推进。全年专利申请量达1410件,增长19.4%。工矿企业职务发明专利授权量达253件,增长20.5%。顺利通过全国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创建市考核,并荣获全国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称号。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教育规模趋于平稳。全市普通高中、初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分别达 5.98万人、8.27万人和4.72万人,同比分别下降13.8%、2.8%和增长1.9%。义务教育成果突出。小学、初中年辍学率分别为-0.13%、0.44%,居全省第一。初、高中毕业会考合格率分别达97.43%和96.38%,均高于长株潭平均水平。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普通高考上线率达61.38%,超省平均3.14个百分点,综合评价居全省第二,中学生“三独”比赛、高中学科奥赛等获奖情况排名全省第二。教育制度进一步健全。今年春秋两季共减免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81395人次,免除率达到100%。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教育收费公示制”实施面达100%。职教质量逐步提升。新增湘潭生物科技学校、湘潭县第二职业中专2所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新增湘钢职中的焊接专业、湘潭生物科技学校的牧兽医专业、湘潭市工贸中专学校的旅游服务与管理、数控技术应用4个省级示范性精品专业。

十、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活跃。农村电影放映19399场次。市直专业剧团全年演出246场,其中下乡演出143场,元旦、春节送戏下乡演出12场,举办大型文化演出活动和广场文化活动12场。由湘钢职工伍剑创作的隶书条幅《花近高楼诗》在全国“群星”奖复赛和决赛中获“群星”创作奖,实现了我市“群星”奖零的突破。在全省少儿音乐舞蹈大赛中,我市获2个金奖,1个银奖,1个铜奖;在全省少年儿童美文诵读比赛中,获1个金奖。

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全年有37件广播电视作品在省里获奖。其中《一位母亲的生死大爱》获湖南新闻奖二等奖,8件作品获湖南广电奖一等奖。“村村通”工程共投入资金294.38万元,完成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盲区村组建设156个,解决15091人收看电视的问题。完成数字电视平移12.6万户,累计平移17.6万户。

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全市现有医疗机构991个,拥有床位总数9506张;卫生技术人员1.2万人,其中职业医师及助理医师4992人,注册护士3609人。全年完成农村卫生院建设投资252.6万元,完成项目6个,建设面积4625平方米(其中维修改造2465平方米,新建、扩建2160平方米)。农村合作医疗事业健康发展。参合农民达180.73万人,参合率92.81%,参合率位居全省第二位。年内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1000例,手术成功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