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5 湘潭市统计局

湘潭市统计局

2008-3-19

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赶超发展,富民强市”目标要求,通过实施强工富市、科教兴市、开放带动“三大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新农村建设“三新进程”,建设湖南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湘中南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和长株潭生态旅游休闲产业“三个基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增速加快、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

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3.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5.4%,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个百分点,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最高增幅。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9.8亿元,增长5.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9%;第二产业增加值245.7亿元,增长20.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7%;第三产业增加值197.6亿元,增长13.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6.4%。全市人均GDP为19036元,增长12.8%。

“三新”进程稳步推进。全年全部工业总产值突破700亿元,达713.7亿元,增长30.3%;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216.3亿元,增长23.0%;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1.4%,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圆满完成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工作,并通过了国检;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率达46.6%,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全年共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近8亿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全年完成乡村道路建设1220.7公里,新建沼气池4839口,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8.1万人,新增通电话自然村130个,新建、改造乡镇卫生院17所;积极实施“培训工程”和“阳光工程”,帮助农民增强致富技能,增加务工收入,农民人均年工资性收入达到2377元,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上升到76.8%。

物价总水平小幅上涨。城市居民消费价格较上年上涨4.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0.5%,衣着价格上涨2.0%,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价格上涨2.0%,交通和通讯价格上涨1.0%。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8%。

就业和再就业形势较好。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7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1万人,增长4.3%;农村转移劳动力4.2万人,327户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至少1人就业。

节能减排成效明显。通过推广高新技术,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以及发展循环经济,加强项目环保审批,继续对高能耗、高污染 “五小”企业实施限期关停等措施,湘钢、电厂等企业资源综合利用率明显提高,全市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8.5%。

省、市实事工作圆满完成。省8件实事涉及我市的23个项目全部达标,其中建成县到乡镇公路、建成乡到村水泥(沥青)路、解决农村广播电视盲区人数等12项目标超额完成任务。市10件实事顺利实施到位。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偏小,结构性矛盾突出,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就业压力较大,物价上涨、市场波动给经济运行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增多。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平稳增长。粮食总产量达158.7万吨,增长0.6%;水果产量4.8万吨,增长11.9%;蔬菜产量132.4万吨,增长5.3%;出栏肉猪603.4万头,增长5.5%;出栏牛1.2万头,增长1.7%;出栏羊8.9万头,增长2.7%;水产品产量7.6万吨,增长5.3%。

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优质稻种植面积170万亩,增长19.1%,占粮食种植总面积的50.3%。农产品加工企业达416家,增长35.1%。14家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0.4亿,实现利润3.0亿元,分别增长68.0%和77.0%。

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全年水利工程投入资金3.4亿元,同比增长2.0%;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平方公里,增长33.0%;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000亩,增长4倍;农业机械总动力199.2万千瓦,增长10.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实力不断增强。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654.5亿元,增长39.0%。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产值347.3亿元,增长33.3%;民营工业企业完成产值307.2亿元,增长46.0%。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00.3亿元,增长25.5%。

产业集群继续做大做强。企业裂变取得突破性进展,工业不断向优势产业集群集中,钢材压延加工、汽车制造及零配件、矿山装备及工程机械等10大产业集群拥有规模企业344个,实现工业总产值470亿元,同比增长36.7%,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71.8%。

园区工业蓬勃发展。目前8个园区已开发面积3.7万亩,累计入园企业543个,投产企业达348个。全年园区工业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75.2亿元,增长77.2 %;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140 亿元,增长67.7 %;实现高新技术总产值109.9亿元,增长43.5 %;上交税金总额达5.0亿元,增长41.2%。部省市三级共建湘潭火炬创新创业园取得重要进展。

品牌工业产品产量升降互现。湘钢优质高速线材产量186.3万吨,增长2.0%;吉利轿车、江南奥拓轿车产量1.5万辆,增长 4.8倍;湘机交流变频电机570.3万千瓦,增长24.9%;电化电解二氧化锰4.2万吨,增长3.8%;湘铝氟化盐9.5万吨,增长9.4%;韶峰优质水泥210.6万吨,增长75.9%;江麓压路机80台,增长81.8%;江麓塔吊1.8万吨,增长47.4%;迅达燃气具297.1万台,增长28.9%;湘机大中型直流电机27.2万千瓦,同比下降19.3%;湘机工矿电机车533辆,下降24.2%。

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全市规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40.8亿元,增长45.2%;实现利润27.2亿元,增长100.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突破200%,达201.2%,同比提升41.1个百分点。

建筑业稳步增长。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9.4亿元,增长3.4%。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120家,实现利润1.4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54.3万平方米,增长10.7 %;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45.7万平方米,增长1.4%。

四、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在调控中实现稳步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264.2亿元,增长25.8%。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25.8亿元,增长26.4%。城镇以上投资中:技术改造投资115.2亿元,增长33.9%;房地产开发投资35.2亿元,增长48.8%。商品房竣工面积138.2万平方米,增长47.9%;商品房销售面积187.0万平方米,增长12.4%;房地产销售额33.6亿元,增长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