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5 湘潭市统计局

湘潭市统计局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全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继续实施强工富市、开放带动、科教兴市“三大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三化进程”,加快建设湖南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湘中南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和长株潭生态旅游休闲产业“三个基地”,保持了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全市经济总量较快增长,质量效益显著提高,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局。

一、综 合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2.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3.2%,快于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已连续四年保持高于11.5%的速度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7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192.3亿元,增长16.7%;第三产业增加值169.1亿元,增长12.4%。

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全市大力推进公路、水利、电力、通讯“四大工程”建设和改路、改水、改灶、改栏、改厕、整治环境卫生“五改一整治”,共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6亿多元,实现了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农民生活环境的较大改善。全市完成乡村道路建设1464公里,通畅行政村797个,新增通畅村426个。新建沼气池7012个。烧窑港二期工程进入扫尾阶段,城市防洪闭合圈基本形成。100个示范村全面完成村庄规划编制。

“三化”进程稳步推进。全市全部工业总产值524.8亿元,增长22.9%。全部工业增加值165.8亿元,增长18.6 %。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9.3%,较上年提高 2.8个百分点。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由26家增加到38家,产值过2亿元的企业达到6家,农业产业化总产值、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值增幅分别为20%和39%。新增城镇人口4.94万人,城镇化率达45.5%。

实事工作圆满完成。通过省委、省政府考核验收,省8件实事涉及我市的20项指标完成情况全面达标,其中新建农村沼气池、新建城镇经济适用房等12项指标超额完成任务。市10件实事实施顺利。

就业再就业工作继续加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4.66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0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节能降耗取得新进展。通过大力开展清洁生产、推广节能技术及发展循环经济,湘钢、电厂、电化等企业资源综合利用成效明显,重点用能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5%。

物价总水平温和上涨。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8%,其中食品类价格指数为102.0 %,居住类价格指数为106.3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104.8%。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0.4%。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为103.3%。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方式仍较粗放,节能降耗任务较重,社会就业压力较大,农民持续增收后劲不足等。

二、农 业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157.7万吨,增长1.3%;出栏肉猪572.1万头,增长5.8%;出栏牛1.2万头,增长5.3%;出栏羊8.6万只,增长5.8%;出笼家禽1084.5万羽,增长3.5%;水产品总量7.2万吨,增长4.9%。

农业结构调整积极稳妥推进。巩固了5个千亩以上特色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新增优质稻种植面积1.5万亩。示范和推广超级稻40.96万亩,增长16.7%。蔬菜、湘莲、水果、茶叶、油菜、果用瓜、食用菌、药材、花卉苗木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96.3万亩,总产值11.19亿元,分别增长4.2%、7.3%。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实力增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70.3亿元,增长23.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0.5亿元,增长20.4 %。工业对地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5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30.2亿元,增长32.1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64.4%,较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

工业投入不断加大。全年工业投资99.7亿元,增长12.7 %。共完成191个工业技改项目,湘潭电厂二期及一期脱硫工程、湘钢600万吨配套项目及宽厚板、湘机大电机生产能力改造、韶峰水泥二号窑改造等一批重点项目竣工投产。

产业集群发展加快。九华吉利汽车成功下线,钢材压延加工基地已确定,工程建筑机械制造业正在按规划实施,矿山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初具规模,清洁能源产业逐步壮大。冶金、机电、新材料、化纤纺织四大产业产值31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66.2%。

民营经济发展较快。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09.9亿元,增长29.7 %。市政府重点扶持的50户中小企业产值70亿元,增长25.9%,其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27家,过2亿元的8家。工业园区新增入园工业企业逾50家,园区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99.5亿元,增幅超过20%。

企业技术创新步伐加快。新增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各1家。重点扶持的30个品牌产品和20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发展较好,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56亿元,增长21%。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6.5亿元,增长6.3  %。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123家,实现利润 0.85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952.6 万平方米,增长25.9 %;房屋建筑竣工面积 439.4 万平方米,增长11.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大规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200亿元,达210亿元,增长24.1%。其中:技术改造投资86亿元,增长5.3 %;房地产开发投资23.6 亿元,增长41.3 %。商品房销售面积166.4万平方米,增长38.2 %。

城市建设成绩斐然。全年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1.8亿元,“打造一个中心,贯通一条环线,构筑一道景观”的城市发展格局加速形成。市人大办公大楼、市政协办公大楼、报业中心、消防指挥中心均完成主体工程。金湘潭商业广场、莲城商业步行街等重点商贸项目建设抓紧实施。湘江四大桥钢拱合拢,人民路、中山路、潭下路完成提质改造,板塘大道、昭山大道、北二环西引线等道路正在施工,长潭西线高速公路已具备通车条件。城市公用基础设施加快完善,河西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河东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动工,城市天然气利用工程完成投资4032万元,提质改造城区小街小巷70条,新建公共厕所18座,建成垃圾中转站10座,旱改水厕所16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力度加大,中巴车全部退出城市营运,城市建成区绿地率提高到41%。

主要工业产品新增生产能力:原煤16.2万吨/年,水泥147.7万吨/年,火力发电180万千瓦/年,化学原料药120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