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5 湘潭市统计局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89个重点工程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8.2亿元。北二环西引线、富洲路拓宽、醴潭高速、湘江四大桥等全线通车,板塘大道基本具备通车条件;天然气利用工程已完成管网主干线44.2公里及场站建设;农网改造完成6260万元、城网完成7080万元;白石商业广场主体工程建至地上五层,莲城商业步行街一期工程已全面竣工,金湘潭商业广场一期主体工程全面投入使用。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日益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3.2亿元,增长17.3%。按城乡市场分,城市消费品零售额97.1亿元,增长16.6%;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56.1亿元,增长18.4%。按行业分,批发业实现销售额33.9亿元,增长16.3%;零售业实现销售额86.4亿元,增长16.6%;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7.2亿元,增长22.0%;其他行业实现零售额5.7亿元,增长11.0%。

消费结构加速升级。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中,汽车类零售额增长2.7倍,通信器材类零售额增长1.2倍,家具类增长18.2%。

六、对外贸易和旅游

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达12.8亿美元,增长27.8%。其中出口8.8亿美元,增长19.7%;进口4亿美元,增长50.0%。对外贸易依存度为18.3%。

招商引资成绩喜人。全年引进制造业项目185个,引进了韩国三星、台湾华商电子等多家战略投资者。全年新批外资项目77个,合同利用外资3.2亿美元,增长1.9%;实际利用外资2.3亿美元,增长21.2%。引进省外境内资金47.9亿元,增长25.5%。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883.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2.0亿元,分别增长29.1%和41.9%。以韶山为重点的红色旅游十分火爆。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能力不断提高。全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9.7亿元。高速公路建设成绩显著,长潭西线、醴潭高速已相继建成通车,韶山高速、潭衡西线建设全面铺开。通畅工程新增建设1226.4公里,新增通畅行政村363个。全年货物周转量28.0亿吨公里,增长15.3%;旅客周转量14.3亿人公里,增长7.8%。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7.9亿元,增长7.9%。年末全市固定电话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154.5万户,增长12.8%,其中:固定电话73.3万户,移动电话81.2万户,分别增长2.8%和23.6%。全市固定电话普及率25.9部/百人, 移动电话普及率28.7部/百人,分别比上年提高0.8部/百人和5.6部/百人。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达17.8万户,净增2.7万户。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455.2亿元,比年初增加63.8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273.1亿元,比年初增加54.7亿元。其中农业贷款42.1亿元,比年初增加5.4亿元。

保险业务快速发展。全市共有保险公司19家,实现保费总收入12.9亿元,增长29.5%。其中财险收入2.9亿元, 增长32.6%;寿险收入9.3亿元,增长28.5%;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收入0.7亿元,增长30.5%。年末共赔(给)付4.4亿元,其中财险赔付1.7亿元,寿险赔付2.4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0.3亿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取得新成绩。全年新增科技成果48项,科技成果转化率达57.9%。完成专利申请1181件,增长28.0%。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4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44家,高新技术产品达159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270.4亿元,增长40.0%。组织实施9个重大科技专项共有48个重点科技项目进入到国家和省级,争取经费支持3741万元。完成省级以上科技成果鉴定18项,完成省级科技成果登记42项,居全省前列,并有19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普通高中、初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分别达6.9万人、8.3万人和2.3万人。“普九”成果不断巩固,全市小学生、初中生年辍学率分别为0和0.5%,初中毕业会考合格率97.4%,高中毕业会考合格率96.4%。高中、中职教育协调发展,全市普通高中招生2.2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4.6万人。深化教育资源配置,撤并普通高中3所,将市八中、市九中、市工贸中专合并,并投资1.6亿元新建市工贸中专,省、市示范性高中占到全市高中学校总数的42.0%。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国第十二届中小学绘画、书法、摄影作品大赛,我市有17人获国家一等奖;在全省中学生独舞、独唱、独奏“三独”比赛中,11人获一等奖。推进教育公平工作取得新进展,农村义务教育新机制改革全面实施。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共有38.9万余人次享受免除学杂费,金额达4265万元,免除率为100.0%;7550名贫困家庭寄宿生享受免生活补助共计151万元;55936名困难学生家庭领取了免费教科书,金额达840.4万元。

十、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事业成果丰硕。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湘潭)齐白石国际文化艺术节和我市首届全市群众文化调演。参加全国书法作品“群星”奖复赛和决赛,实现了我市“群星”奖零的突破。《骆驼树》获第二届中部六省曲艺大赛二等奖,《白石卖画》获中国戏剧·小型剧二等奖。市直专业剧团全年共演出226场,举办大型文化演出活动和广场文化活动22场。

广播电视事业不断创新。全年共有23件作品荣获国家级或省级奖励,其中电视专题片《诗魂》获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身边》栏目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记录片栏目评比二等奖。全市共计投入资金436.9万元,完成广播电视盲村(组)建设160个,解决农村广播电视盲区16905人收看电视困难的问题。

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年内建设了19个卫生服务中心和一批社区卫生服务站。改造农村乡镇卫生院17所,新建、扩建医疗卫生用房1.7万平方米。农民参加合作医疗人数达159.8万人,参合率提高到89.8%,较上年提高20.2个百分点。连续三年共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2500例,手术成功率达100%。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年内建成11个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成农村体育健身工程示范点20个。开展全民健身项目95次,创世界记录2次。组织市直属单位和五县市区约10万人同步进行的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启动仪式,在全省率先拉开迎奥健身的活动序幕。成功举办了第六届“伟人故里行”中国门球冠军赛及第六届城市运动女子足球赛(预赛)、全省青少年足球和网球比赛。

十一、资源和环境保护

建设占用耕地实现占补平衡。全年因建设占用减少耕地1881.9亩,其他减少55.2亩,通过土地开发整理等增加耕地面积3399.7亩,净增耕地1462.6亩。年末,全市耕地保有量为216.4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