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

2010-01-15 长沙市统计局

七、对外经济与旅游

外经外贸快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海关口径)51.6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9%,其中出口总额34.80亿美元,增长33.5%,进口总额16.88亿美元,增长15.2%。在出口总额中,机电产品16.9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7.99亿美元,分别占出口总额的48.6%和22.9%;在进口总额中,机电产品11.71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3.14亿美元,分别占进口总额的69.4%和18.6%。

招商引资成效喜人。全年利用外资项目(企业)152个。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8.01亿美元,增长19.7%。全年新增实际到位省外境内资金项目557个,实际到位省外境内资金达248.99亿元,增长9.3%。

旅游业加快发展。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3242.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3%;国内旅游收入271.2亿元,增长17.9%;接待入境旅游者54.9万人次,增长9.6%;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24亿美元,增长9.7%;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300.2亿元,增长15.9%。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业运行平稳。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6623.40亿元,比上年下降1.6%;金融机构现金支出6521.09亿元,下降1.55%;货币回笼102.31亿元。存贷款余额稳定增加,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本外币合计,下同)3869.21亿元,比年初增加601.63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494.93亿元,比年初增加317.63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516.27亿元,比年初增加533.8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083.35亿元,比年初增加118.50亿元,中长期贷款2275.10亿元,比年初增加367.56亿元。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年保险机构原保险保费收入72.35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其中财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6.81亿元,增长23.2%;人身险原保险保费收入54.56亿元,增长23.6%。赔付支出25.13亿元,增长36.6%。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事业发展取得新成绩。年末全市拥有科学研究开发机构97个。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255项。专利申请6314件,比上年增长33.3%;授权专利2807件,增长16.5%;签订技术合同2908项,成交金额32.02亿元,增长13.6%。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全市共有普通高校49所;普通高中87所;初中学校211所;普通小学1126所。全市普通高校在校学生48.39万人,比上年增长6.5%;在学研究生3.95万人,增长7.0%;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2.72万人,下降9.9%;普通初中在校学生16.27万人,增长7.2%;普通小学在校学生39.51万人,增长3.2%;幼儿园在园幼儿13.84万人,增长32.7%。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升初中入学率109.0%。全市春秋两季共投入义务教育“免补”经费2.76亿元,免除了90.7万人次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一费制”,106万人次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补助了3.77万人次农村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艺术事业稳步发展。年末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2个,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12个,博物馆14个,档案馆14个,已开放各类档案160.87万卷(件),比上年增长36.7%。广播电视事业保持较高发展水平,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1%,提高2.2个百分点;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8.5%,提高0.6个百分点;有线电视用户达92.4万户。

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全市拥有卫生机构2385个,比上年增加12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52个,减少13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2个,与上年持平;妇幼保健机构11个,与上年持平。卫生技术人员4.02万人,增加0.28万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1.58万人,增加0.11万人;注册护士1.48万人,增加0.16万人。卫生机构床位3.55万张,增加0.36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3.16万张,增加0.16万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13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5.42张(按常住人口计算)。

体育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年举办县以上运动会301次。年末拥有体育运动学校80个,公共体育场馆428个,等级运动员发展人数为237人,等级裁判员发展人数为65人。

十一、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市拥有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和单位10个,自然保护区14个,自然保护区面积 1.93万公顷。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9天,比上年增加27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9.89%,比上年提高7.15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地表水满足Ⅲ类标准的断面比例达100%。

安全生产形势继续保持总体平稳、持续下降的良好态势。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94人,与上年持平;亿元GDP各类事故死亡率0.16人/亿元,比上年下降37.5%;煤炭百万吨煤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3.42,下降13.4%;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从业人员生产事故死亡率3.44,下降5.2 %;社会车辆拥有量59.38万辆,道路交通事故死亡362人,万车死亡率6.1,比上年下降26.9%。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年末常住总人口658.56万人,比上年增长0.87%。人口出生率为11.12%。,死亡率为6.03%。,自然增长率为5.09%……城市化率为61.25%。

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82元,比上年增加2129元,增长13.2%,剔除物价因素,城市居民收入实际增长7.6%。在城市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中,人均工资性收入按从业人数计算同比上升14.6%;人均经营性收入按从业成员计算同比上升25.9%。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960元,增加672元,增长5.5%,服务性消费支出3804元,增长3.9%。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9%,受食品价格上涨较快影响,恩格尔系数比上年回升2.0个百分点。在城市居民消费分类中,食品消费增长11.5%;衣着消费增长3.9%;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增长27.3%;医疗保健消费增长19.8%;交通和通讯消费减少16.1%;居住消费增长29.1%;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减少16.6%;杂项商品和服务消费增长8.0%。年末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10.25辆,家用电脑60.5台,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40.5台。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8.3平方米。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32元,比上年增加1293元,增长20.4%,增幅提高3.8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8003元,增长21.0%,其中工资性收入3708元,增长15.6%。全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212元,增长14.7%,在消费分类中增长最快的是家庭设备用品消费支出及食品消费支出,分别增长31.0%和21.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1.7%,上升2.2个百分点。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7.61辆,家用电脑22.28台,移动电话机172.00台,分别增加0.54辆、2.29台和4.30台。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8.63平方米,增加1.56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