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5 长沙市统计局

2000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重大决策,团结一致,扎实工作,胜利地实现了改革和发展的各项预期目标。全年经济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成果,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初步形成,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从宏观环境来看,物价稳中略升,市场稳中趋旺,供需矛盾趋缓,企业景气上升,全市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一、  综    合

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初步测算,全市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56.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99年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4.11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68.40亿元,增长12.4%;第三产业增加值313.90亿元,增长12.1%。一、二、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1.3:40.9:47.8,与1999年所相比,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1.2个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1262元,比1999年增加1256元,增长10.8%。

市场价格总水平稳中略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上升1.70%,其中服务项目类价格上涨幅度最大,上涨11.10%,其次是居商品类价格上涨5.70%;食品类价格下降0.60%,其中蛋品和粮食价格比上年下降幅度最大,分别下降16.90%和10.40%。全年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提高0.70%;原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5.50%,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0.05%;房地产价格比上年下降0.50%。

劳动就业基本稳定,职工工资增长平稳。2000年年末全市从业人员 340.82万人,比上年下降3.27 %,其中城镇 104.14万人, 农村236.68万人。年末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133元,比上年增长17.30%。年末下岗人员9.67万人,比年初下降16.50%;年末城镇失业人员为3.96万人,比上年增长3.60%,通过多种途经使4.64万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比1999年增长22.40%。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7%。

当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依然比较突出,经济增长的支撑体系仍不健全,城市再就业压力仍旧很大等。

二、农    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平稳。2000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6.78亿元,比1999年增长4.74%,其中农业总产值62.80亿元,增长4.50%;林业产值4.34亿元,增长9.40%;牧业总产值44.26亿元,增长3.73%,渔业总值5.38亿元,增长8.69%。全市粮食总产量262.33万吨,比1999年下降4.60%。农产品结构有所调整,产量有增有降。其中油料产量2.62万吨,比1999年下降6.00%;棉花0.10万吨,下降9.00%;烤烟1.49万吨,增长2.6倍水果6.12万吨,下降8.25%。全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2.41万公顷,比1999年增长4.18%。

牧业生产开始回升,渔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出栏肉猪621.28万头,比1999年增长4.11%;肉类总产量42.74万吨,增长6.23%;禽蛋产量4.55万吨,下降2.80%;水产品产量8.52万吨,增长3.65%。生猪年末存栏数为350.78万头,比1999年增长5.63%;羊年末存栏数为53.19万只,下降7.54%,大牲畜年末存栏数为32.99万头,增长3.19%。

2000年,我市农村经济以“减粮扩经,稻田改制”为主要容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粮食作物结构进一步优化。稻田谷物播种面积比上年调减22.44万亩,减少幅度达4.80%,而蔬菜种植面积达124万亩,增长8.00%;烤烟12.20万亩,增长1.5倍;药材4万亩,增长2.3倍;花卉苗木5万亩,增长20.00%。今年早、晚稻播种面积中,优质稻达214万亩,比上年增加100万亩,增长88.00%;优质稻占稻谷播种面积的比重上年的21.00%提高到40.50%,提高19.5个百分点。农业结构调整有效地推动了新的农业增长点的凸现,金井毛尖、金鼎银针等优质茶叶,红桎木、罗汉松等花卉苗木,草皮,葡萄、草梅等优质水果有了更为广阔的种植发展空间。

乡镇企业平稳发展。据乡镇企业局统计,2000年市乡镇企业总产值991.19亿元,比1999年增长7.94%,增幅比1999年回落3.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 44.71 亿元,增长16.45%,上交税金 15.17亿元增长13.87%。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要问题:一是县(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二是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有待提高。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稳定增长。2000年全市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620.49亿元,比1999年增长12.04%,其中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34.24亿元,增长18.39%;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86.25亿元,比上年增长4.47%。在规模以上工业总值中,轻工业产值175.56亿元,比1999年增长13.37%,重工业产值158.68亿元,增长22.14%。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0.33亿元,比1999年增长12.78%。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工业147.39亿元,增长7.42%;集体工业38.13亿元,增长6.27%;他经济类型企业148.72亿元,增长34.20%。

高新技术产业动发展,工业经济效益整体水平持续上升。高新技术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87.20亿元,同比增长26.82%,高新技术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6.09%。2000年我市规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8.10亿元,比上年净增4.96亿元,增长37.76%;亏损企业亏损额比年下降29.58%,亏损面34.34%,比上年减少2.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37.91,比1999年提高12.0个百分点。其中: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8379元/人,增长26.45%;总资产贡献率为17.5%,提高0.3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6.83%,提高1.1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销售率97.79%,提高0.7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4.58%,比上年下降3.0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加快0.14次。

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问题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亏损面仍然比较高,工业产品的创新能力仍不强,产品销售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

建筑业生产经稳定增长。2000年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35.51亿元,比1999年增长19.76%;全员劳动生产率54414元/人,增长8.39%;实现利税0.85亿元,同比长22.17%;房屋竣工面积587.40万平方米,下降2.54%;房屋建筑竣工率45.65%,比1999年提高2.9 个百分点。2000年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1.19亿元,比1999年增长5.57%。

四、固定资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