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恩施州统计局 2007年4月2日 2006年,全州各族人民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较大成就,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一、综 合 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初步核算,全州实现生产总值189.50亿元,扣除价格因素(下同),比上年增长8.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79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47.48亿元,增长14.8%;第三产业增加值69.23亿元,增长10.7%。 三次产业构成由2005年的41.2:23.5:35.3调整为38.4:25.1:36.5。按全州全年平均常住人口350.6万人计算,人均GDP为5405元。 价格总水平保持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跌0.4%;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3%;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6%。 就业人数增加。年末全社会就业人员215.98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5.10万人,乡村就业人员180.88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7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 二、农 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2.79亿元,扣除价格因素(下同),比上年增长3.8%。其中,农业增加值47.16亿元,增长1.9%;林业增加值1.72亿元,下降12.5%;牧业增加值23.22亿元,增长8.0%;渔业增加值0.24亿元,增长8.5%;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45亿元,增长15.3%。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06.17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33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45.31千公顷,减少1.91千公顷;烟叶种植面积40.65千公顷,增加0.35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89.62千公顷,增加4.80千公顷。主要农产品产量有增有减。 全年造林面积18395公顷,比上年减少4038公顷,下降18.0%;木材采伐量13.24万立方米,减少0.81万立方米,下降5.7%。 全年生猪出栏339.48万头,比上年增加9.63万头,增长2.9%;羊出栏35.44万只,增加0.46万只,增长1.3%;家禽出笼589.58万只,增加30.32万只,增长5.4%。 农村扶贫开发力度加大,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全年解决绝对贫困人口2万人的温饱和5万低收入人口的基本脱贫问题;通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试点工程,全州共解决5.4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全年新建沼气池10.12万口;全州通乡油路工程完成170公里,232个行政村通了油路水泥路,完成油路水泥路路面1475公里;农村用电量24284万千瓦,增长19.4%;化肥施用量(折纯)19.78万吨,增长6.7%;全州农业机械总动力95.85万千瓦,增长17.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兴州”成效显著。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40.50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13.6%。年末全州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单位数211家,比上年净增40家,完成工业增加值28.94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18.8%。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 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主营业务收入65.03亿元,增长18.3%;利税总额12.86亿元,增长18.2%;年末企业资产总计141.48亿元,增长5.2%。 建筑业发展较快。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98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22.3%。全州具有资质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61家,建筑企业年末从业人员2.27万人,增长12.1%;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5.97亿元,增长33.4%;实现利润总额0.35亿元,增长17.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7.53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70.32亿元,增长13.0%;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8.29亿元,增长58.2%;农村私人投资8.92亿元,增长7.4%。 在全社会投资完成额中,第一产业投资5.52亿元,增长13.9%;第二产业投资45.19亿元,增长6.7%,其中采矿业投资3.51亿元,增长34.9%,制造业投资9.38亿元,增长26.7%,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投资32.11亿元,增长0.1%;第三产业投资36.82亿元,增长19.3%。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全州48个重点项目(不含“两路”)完成投资40.52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46.3%,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11.1%。其中,3个省级重点项目水布垭电站、洞坪电站和恩施州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完成投资18.5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6%;45个州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1.9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7.3%。 房地产投资快速发展。年末全州房地产开发企业53家,比上年增加10家。全年房地产企业完成投资8.29亿元,增长58.2%。其中,住宅投资4.96亿元,增长60.1%。房地产开发房屋建筑面积117.25万平方米,增加43.64万平方米,增长59.3%;商品房屋竣工面积32.86万平方米,增加8.06万平方米,增长32.5%;商品房屋销售面积45.98万平方米,增加15.44万平方米,增长51.1%;商品房屋销售额6.42亿元,增长93.1%。 通过投资与建设,全州主要生产能力继续增加。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13亿元,增长15.4%,扣除价格因素,增长13.9%。分地域看,市、县消费品零售额39.83亿元,增长12.0%;县、市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3.30亿元,增长21.7%。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52.37亿元,增长17.2%;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8.82亿元,增长2.6%;其他行业零售额1.94亿元,增长37.6%。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年外贸实现进出口总额3636万美元,增长22.6%。其中,出口3574万美元,增长26.1%;进口62万美元,下降52.2%。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537万美元。 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就。全年全州招商引资实施项目合同188个,实施项目到位资金19.72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新签项目合同74个,到位资金5.88亿元;续建项目114个,到位资金13.84亿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行业稳定发展。年末全州民用汽车保有量为56045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3131辆),比上年末增加8271辆,增长17.3%。 全年全社会客运量3256.41万人,比上年增长5.5%;旅客周转量191265万人公里,增长11.4%;货运量820.70万吨,下降4.4%;货物周转量170911万吨公里,下降31.7%。 全年邮电通信行业共实现业务收入7.64亿元,增长10.1%。全年新增固定电话用户8万户,增长24.6%,年末达到40.52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9.28万户,新增0.87万户;乡村电话用户21.24万户,新增7.13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数22.95万户,年末达到131.64万户。年末全州固定电话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72.16万户,比上年末增加30.95万户。电话普及率为44.4部/百人,比上年提高7.7部/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