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2007年申报省级以上科技项目73项,其中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8项。获省级重大科技成果7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奖2项。专利申请量达265件,增长10.4%。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0家,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9.07亿元, 比上年增长27.8%。 全市小学在校学生20.04万人,初中在校学生16.96万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5.87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5.39万人,毕业生1.1万人。高考录取12553人,录取率为54%。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 全市共有一、二、三级馆藏文物365件,博物馆7个,公共图书馆7个,藏书量61.59万册;共出版正式报刊7种,内部资料14种,内部图书49种,发行(发放)总册数达1351万册(份);广播覆盖率91.9%,电视覆盖率95%。组织举办“全民健身和奥运同行”大型活动13次,各类竞赛100余次,参加人数约70万人次。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386家,卫生机构床位数5400张,每千人拥有床位数1.9张。卫生技术人员10088人,其中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3986人;注册护师、护士3163人。 十一、资源与环境 已发现各类矿产37种,其中探明储量的18种,其中居全省第一位的有镁、锑、独居石、钽、地热等矿产。 重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59天,优良率达98.4%。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劳动就业和安全生产 年末全市总人口为286.0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33万人,出生人口25864人,死亡人口855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1‰。常住人口250.6万人。 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91元,比上年增长13.4%。农民人均纯收入3737元,增加524元,增长16.3%。其中,工资性收入1294元,增加212元,增长19.6%;家庭经营收入2261元,增加269元,增长13.5%。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870元,增长23.5%。人均住房使用面积34.3平方米,增加7.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889元,增长8%。 全市从业人员139.78万人,比上年增加1.12万人。全市新增就业3842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其中帮助13712人失业下岗人员再就业;帮助农村困难户转移就业38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52734人,发放《再就业优惠证》10450份。 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739起、死亡95人、受伤210人,比上年分别上升2%、下降1%、下降55%。全年未发生水上交通安全事故,未发生工矿企业3人以上的事故。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