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工业产品结构继续改善。全年工业新产品产值7.45亿元,增长40%。工业产销衔接较好,产品销售率稳步回升。全市工业完成销售产值103.4亿元,增长31.4%。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6.34%,下降0.31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24.76,比上年提高5.45个百分点,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及增幅均为近几年来最高水平。全年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37亿元,增长13.7%;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0.15亿元,下降49.9%。 建筑业稳定发展。全年建筑企业完成增加值(四级以上)4.3亿元,增长2.4%;建筑业改革进一步推进,招投标制度逐步完善,招投标面不断扩大。建筑市场管理加强,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69万平方米,增加35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随着“项目建设年”活动的深入开展,各地加大了项目建设工作力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投资结构有所改善。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5.28亿元,增长20.1%。其中项目固定资产投资61.3亿元,同比增长43.3%。在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中,工业投资37.52亿元,增长57.8%,占城镇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的61.4%;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投资1.17亿元,增长1.3倍;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投资3.17亿元,增长1.2倍。按管理渠道分,基建投资41.57亿元,增长49.2%;技改投资13.83亿元,增长30.7%;房地产开发投资2.58亿元,增长30.7%。项目规模继续扩大。全年施工项目892个,新开工项目724个,分别增长63.1%、75.7%。投资结构得到改善。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1亿元,增长218.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9.99亿元,增长62.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3.19亿元,增长9.8%。一、二、三产业投资比例为3.4:65.2:31.4。在城镇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中地方项目投资58.31亿元,增长44.7%;中央项目投资2.85亿元,下降14.9%。 五、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业继续发展。全年公路通车里程4685.2公里,增长4.6%。全年货物周转量84898万吨公里,增长8.1%,其中公路运输76985万吨公里,增长8.4%。旅客周转量229003万人公里,增长6.4%,其中公路运输227467万人公里,增长5.7%。 邮电通信业。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5436万元,下降7.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0107万元,下降34.3%;电信业务总量45329万元,增长2.36%。固定电话用户数41.5万户,增长17.2%;移动电话用户38.22万户,增长7%。固定电话普及率为53.4%;移动电话普及率为49.2%。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中见旺。2004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5.36亿元,增长13%。从城乡消费市场看,城市消费快于农村:城市消费品零售额43.53亿元,增长13.7%;农村消费品零售额21.83亿元,增长11.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568402万元,增长12.9%;餐饮业58441万元,增长15.5%;其它行业26775万元,增长9.5%。 七、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 对外贸易。2004年,全市进出口总额为5133万美元,下降45.1%,其中出口4080万美元,下降54.5%;进口1053万美元,增长161.9%。从主要出口商品看:服装出口358万美元,增长40.94%;机电产品出口962万美元,增长26.75%;医用敷料出口470万美元,增长10.33%。出口下降的商品主要是麻棉纱、皮革手套两大类商品,其中:麻棉纱出口1506万美元,下降55.69%;皮革手套出口182万美元,下降95.18%。 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2004年,全市新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6家,合同外资2330万美元。其中中外合资经营企业6家,中外合作企业1家,外商独资企业9家。全市实际利用外资5170万美元,增长14.2%。 旅游业稳步发展。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301.36万人次,增长12.8%;实现旅游总收入12.16亿元,增长12.4%,其中旅游创汇80.23万美元,增长23.4%。 八、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2004年,咸宁市财政收入完成14.68亿元,增长17.2%。其中国税3.52亿元,增长1.2%;地税3.16亿元,增长9.2%,国地两税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45.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4亿元,增长12.9%。全年财政支出20.14亿元,增长20.4%。其中:支农支出17577万元,增长24.4%;文体、广播事业支出5934万元,增长15.5%;卫生事业支出7616万元,增长0.3%;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6941万元,增长37.6%;社会保障补助支出9383万元,增长58.0%。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6.86亿元,增长20.8%。 金融存贷款稳步上升。截至12月底,咸宁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140.21亿元,比年初增加20.28亿元,增长16.91%。其中储蓄存款105.3亿元,比年初增加15.75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89.82亿元,比年初增加9.45亿元,增长11.76%。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年保费收入30696万元,增长15.6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6501万元,增长25.0%;人寿险保费收入21075万元,增长11.0%。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活动更加活跃,重大科技专项和科技攻关取得新的突破。全年争取科技项目31个。取得省级重大科技成果8项,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三等奖)。全年专利申请39件。 教育规模继续扩大。全市普通高等学校1所,在校学生12456人,增长15.5%;招生3646人;毕业生1975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3所。普通教育进一步发展,教育质量继续提高。全市有各级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7所,在校学生2.75万人。中小学教育稳步发展。全市普通中学185所,在校学生19.2万人,增长3.8%。普通小学915所;在校学生27.8万人。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事业稳步发展。2004年末,全市文化馆7个,群众艺术馆7个,博物馆7个,公共图书馆7个,藏书量56.73万册。 广播电视事业继续发展。广播人口覆盖率95.52%;电视人口覆盖率94.23%。有线电视用户24.97万户。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全市拥有体育馆6座。2004年,参加了全省青少年田径、游泳、足球、摔跤、柔道、武术、跆拳道、排球、乒乓球和体校篮球等十个项目的比赛,共派出参赛运动员109名,获得各种奖牌37枚,其中10金、18银、9铜。 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开展,全市共举办全民健身活动63次,其中千人以上参与的有3次。 卫生医疗保健事业发展加快。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1222家,人数12045人。卫生机构床位数4955张,每千人拥有床位数1.8张。卫生技术人员9826人。执业医师4635人;注册护师、护士2401人。急救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取得新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