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05年,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13.30亿元,比上年增长26.6%,比2000年增长116.7%,年均增长16.7%,实现了五年翻一番的目标。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93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国地两税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由2000年的75.9%提高到2005年的93.1%,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7.2%提高到2005年的9.1%,收入质量稳步改善。 金融存贷适度增长。2005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8.36亿元,比年初增加2.17亿元。2005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69.05亿元,比年初增加6.72亿元;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5.15亿元,比年初增加2.4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41.24亿元,比年初增加6.23亿元;金融机构现金支出262.26亿元,比年初减少3.0%,收支相抵,货币净投入6.29亿元,比年初少投7.71亿元。 商业保险事业平稳健康发展。全年全市保费收入20187万元,比上年增长10.3%;全年支付各类赔款给付支出8553万元,增长13.3%。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普九成果进一步巩固。2005年,全市在校大学生8126人,比上年增加1118人;普通高考实际录取6687人,占参考人数的72.8%,本科上线率达43.2%,高出全省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普通高中招生9420人,比上年增加1128人,初中毕业升高中段的比例为67.0%,比上年提高5.0个百分点;普通高中在校生24925人,毕业生6159人。初中招生20429人,在校生58503人,毕业生20625人。普通小学招生10397人,在校生82818人,毕业生20825人。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分别为100.0%和97.5%;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分别为100.0%和98.0%。 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投入1.28亿元,比上年增长36.4%,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08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发展战略,强化科技试验、示范、培训、推广、普及,开展科技兴农、科技兴工活动,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明显提高,五年中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228项,专利申请211件,获得省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奖18项。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市场繁荣。2005年,全市文体民间组织80个,群艺(文化)馆、文化站1634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全市群众文化数据库和民族民间艺人档案正式建立。全年共完成勘探面积2.20万平米,出土文物230余件。“周周乐”广场文化形成品牌,参与面、辐射面进一步扩大。市、乡、村有线电视联网全面开通,数字电视建设顺利启动,广播电视实现了无缝隙覆盖。 卫生保健工作继续加强。2005年,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0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7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个,诊所、社区卫生服务站52个。医院和卫生院床位2528张。卫生技术人员3904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704人,注册护士1351人。传染病发病率、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63/10万、13/10万、25/10万的低水平,“禽流感”等重大疫情得到化解,艾滋病、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得到加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2005年,我市运动健儿在湖北青少年运动竞赛中,获得金牌7枚,银牌9枚,铜牌9枚,足球获全省第四名;在全国高水平人才基地举重比赛中,勇夺2枚金牌。向省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4名。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开展了游泳、门球、足球等20余项赛事活动,掀起了群众性体育健身热潮。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保持低速增长。据抽样调查推算,年末全市总人口106.01万人,比上年增长0.7%。全年出生人口1.01万人,出生率为9.54‰;死亡人口0.59万人,死亡率为5.59‰,自然增长率为3.95‰。总人口中,城镇人口56.82万人,乡村人口49.19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3.6%。 职工工资稳步增长。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56.3万人,比上年净增1.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低于全省4.3%的目标控制数。全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人均工资10277元,比上年增长11.8%,比2000年增加3441元,增长50.3%,年均增长8.5%。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87元,比上年增长8.1%;农民人均纯收入3495元,比上年增长7.0%。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城市为38.5%,农村为45.2%。全年城镇家庭人均购建房支出达到325元,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9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9%;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达到270元,人均居住面积达36平方米,与上年基本持平。 社会福利事业成绩突出。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3.52万人,比上年增加0.72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2.8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10.08万人,比上年增加3.72万人。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为9.53万人,与上年持平,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 全市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5387人,10032户,比上年减少5360人,1656户;实施农村定期救济18208人,12908户,比上年增加10562人,7747户。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拥有床位3269张,收养各类人员97.68万人天。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94个,城镇便民、利民服务网点117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4486万元,比上年增长1.6倍;直接接收社会捐赠款45万元。 注:(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 (2)全市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全市人均生产总值按年平均总人口口径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