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5 荆门市统计局

荆门市市统计局

2008-03-07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经济运行呈现增长加快、效益提高、结构优化的良好局面,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进一步改善。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达420.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8%。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03.38亿元、159.96亿元、156.74亿元,分别增长5.2%、17.4%、13.0%。三次产业结构为24.6:38.1:37.3,分别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上升1.5个百分点和下降1.4个百分点。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4%。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8.7%。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8%,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3.7%。房屋销售价格上涨3.1%。

年内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29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8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5.9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条件尚需加强,农村公益性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工业结构有待优化,能源消耗水平较高,节能减排任务艰巨;项目建设力度还需加大;物价持续上涨,居民生活压力增大。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0.73亿元,比上年增长8.4%。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27.80千公顷,比上年增加21.14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40.57千公顷,比上年增加3.47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13.63千公顷,比上年减少20.01千公顷;蔬菜面积48.17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1千公顷。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总产量231.88万吨,比上年增产16.45万吨,增长7.6 %;棉花总产量4.56万吨,减产0.28万吨,下降5.7%;油料总产量31.62万吨,减产2.46万吨,下降7.2%;蔬菜产量162.57万吨,减产8.24万吨,下降4.8%;水果31.41万吨,减产1.28万吨,下降3.9 %。

全年造林面积5.4千公顷,同比增加29.6%;木材采伐量18.9万立方米,增长26.1%;竹材采伐量1505.5万根,下降6.7%。

全年生猪出栏331.77万头,增长17.8%;家禽出笼3444.98万只,增长17.1%;肉类总产量31.24万吨,增长16.4%;禽蛋产量11.67万吨,增长21.3%。全年水产品产量30.39万吨,增长22.2%。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79.80万千瓦,增长33.0%。大中型拖拉机10199台,增加1921台;农用排灌机械24950台,减少2527台;机耕面积224.27千公顷,增长1.2 %。全年农村用电量48359.90万千瓦小时。全年化肥施用量24.29万吨。年内开工建设水利建设重点工程22项,完成水利建设土石方116.24万立方米,整修大中型水库16座,全年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4千公顷。兴建安全饮水工程68处,新解决了18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9.20千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148.64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126.88亿元,增长23.0%。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14家,增加128家。

表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要分类情况

指标 增加值(万元)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268797 23.0

总计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476818 15.9

总计中:国有企业 123232 29.5

集体企业 26353 18.7

股份合作企业 3163 -17.0

私营企业 321485 38.2

股份有限公司 937087 21.1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91584 13.7

其它经济类型企业 87379 49.9

总计中:市属企业 858236 27.3

总计中:大中型企业 832204 19.0

全年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21.38亿元,增长23.3%,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9%;工业品出****货值15.14亿元,比上年增长35.1%;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见表2。

表2:规模以上工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单位 2007年 2007年比2006年±%

发电量 万千瓦时 697646 66.3

原煤 万吨 139.75 29.6

原油加工量 万吨 462.03 8.7

汽油 万吨 80.66 0.8

煤油 万吨 12.50 60.7

柴油 万吨 193.41 9.7

聚丙烯 万吨 14.20 -7.9

塑料制品 吨 60566 26.2

啤酒 万千升 21.53 -1.8

大米 万吨 111.48 41.7

配混合饲料 万吨 29.68 35.8

纱 吨 71975 6.7

布 万米 51226 39.9

氮肥(折含N100%) 万吨 51.51 29.5

磷肥(折含P2O5100%) 万吨 78.96 16.2

磷矿石(折含P2O530%) 万吨 326.64 37.1

水泥 万吨 925.39 9.3

平板玻璃 万重量箱 382.45 15.7

包装机械 台 277 -45.1

1-11月,全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04.6,比上年提高45.19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49.07亿元,增长25.7%;实现利税30.31亿元,增长2.36倍,其中利润13.41亿元,和上年相比扭亏增盈17.08亿元。在全市利税总额中,地方企业实现利税20.87亿元,增长43.9%;实现利润12.16亿元,增长61.2%。亏损企业亏损额0.85亿元,增长1.0%。

全年建筑业总产值35.86亿元,增长10.5%。建筑施工工程竣工产值26.81亿元,增长19.0%。商品房施工面积249.53万平方米,增长41.7%;商品房竣工面积78.09万平方米,增长3.01倍;商品房销售面积92.81万平方米,增长71.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3.25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其中,城镇以上完成投资125.27亿元,增长21.5%;农村投资27.98亿元,增长13.5%。

在城镇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52.06亿元,比上年增长10.7%。第一产业投资4.05亿元,增长46.7%;第二产业投资60.94亿元,增长4.6%;第三产业投资60.29亿元,增长43.3%。分行业看,制造业投资44.02亿元,增长36.4%;电力、燃气、水生产供应业投资19.45亿元,下降17.9%;交通、信息传输业投资10.77亿元,增长36.0%;房地产投资11.38亿元,增长25.5%;贸易餐饮业投资10.36亿元,增长31.9%;水利、环境、公共设施投资14.05亿元,增长45.5%;教育、卫生、文化科技投资3.95亿元,下降15.1%。

在城镇投资中,全市到位建设资金126.54亿元。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13.24亿元,占全部到位资金的10.4%;国内贷款15.25亿元,占全部到位资金的12.1%;企业自筹及其它资金98.05亿元,占全部到位资金的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