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996年,是全面实施“九五”计划的开局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努力克服各种困难,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使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保持稳步发展的局面。初步统计,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11.3%;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4.4%;但在经济运行中也还存在农业基础脆弱,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较差,国有商业萎缩,资金紧张等突出矛盾,这些将严重制约全市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 一、农业 1996年,全市农业生产在遭受连续阴雨灾害,致使夏季作物大幅减产的情况下,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顽强拼搏,积极开展抗灾自救,通过采取加强秋季作物的生产和管理,大力发展多种经济等措施,使农业生产实现了“以秋补夏”,农村经济得到全面发展,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52.04亿元(不变价为25.94亿元),比上年增长10.2%。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造林面积39195公顷,森林覆盖率由上年的35.14%提高到35.54%。多数林产品有不同程度增加。 畜牧业生产继续保持增长之势。肉类产量及牲畜存栏有较大增加。 渔业生产大幅度上升。水产品产量达3.02万吨,比上年增长60.2%。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4.3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8%;大中型拖拉机3518台,增长1.8%;小型拖拉机1088台,增长0.3%;农用载重汽车832辆,增长16.7%,农副产品加工机械达21.85万千瓦;化肥施用量(折纯量)9.22万吨,增长13.7%,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6.84千公顷,增长0.7%。 二、工业 工业生产克服市场疲软,资金紧张等各种困难,进一步加大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开拓力度,使制约工业生产的矛盾得到一定缓解。1996年,独立核算工业完成增加值54.9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其中:国有工业完成增加值36.91亿元,下降3.1%;集体工业完成增加值14.92亿元,增长21.1%;其他工业完成增加值3.14亿元,增长7.0%。 轻工业发展快于重工业。全年独立核算轻工业完成增加值7.71亿元,增长38.5%,重工业完成增加值47.26亿元,下降0.9%,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 工业经济效益水平较低。全年独立核算工业产销率94.5%,与上年持平;成本费用利润率仅0.27%,减少3.03个百分点;资金利税率4.52%,下降2.37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次数1.13次,减慢0.1次;亏损企业达330个,亏损面31.2%,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 1996年,在投资领域宏观调控保持适度从紧的环境下,我市继续对投资结构进行调整,保证了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35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国有单位完成投资26.62亿元,增长14.5%;集体单位投资6.35亿元,增长16.5%;城乡私人投资2.38亿元,增长41.7%。在国有固定资产投资中,基建投资16.7亿元。比上年增长32.9%,技改投资8.2亿元,增长3.3%,房地产开发投资1.1亿元,下降58.7%。 全市基建、技改新开工5万元以上项目达344个,建成投资项目329个,建成投产的项目有三堰人行天桥、镜潭路、环球商场、市一针织厂汽车内饰材料、湖北赛银集团醋酸强的松等。 新增生产能力有:电解铝7000吨/年、变电设备能力(11万伏以上)1401万千伏安、商业饮食服务网点25350平方米、新建和改造公路53公里、医院病床508张、学生席位1.02万个。 四、运输邮电 交通运输条件继续改善,运输能力增强。1996年,全市旅客运输量3417万人,比上年增长20.9%,其中:公路3358万人,增长20.9%;货物运输量1529万吨,增长22.2%,其中公路1482万吨,增长24.3%。 邮电通讯业迅猛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7555万元,比上年增长44.9%,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30.18万门,增长65.6%,城乡电话用户9.45万户,增长38.2%,移动电话8614户、无线寻呼用户3.76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96.1%和60.0%。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城乡市场继续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3.05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比上年增长11.3%,其中:城市零售39.84亿元,增长18.1%,农村零售3.21亿元,增长27.3%。市场经营主体结构也发生变化。非国有经济在流通中的作用明显加强。在消费品零售额中,国有经济11.66亿元,比上年下降3.8%,所占比重由上年27.5%下降至22.0%;集体经济7.0亿元,增长5.9%,其他经济34.39亿元,增长35.5%,所占比重达到64.3%。 1996年,全市物价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通过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使过高的物价指数得到遏制。全年零售物价涨幅由上年的17.4%回落到7.8%,控制在省定目标之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也由上年的19.7%回落到10.0%。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对外贸易下降。1996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4954万美元,比上年降9.8%,其中:进口总额1637万美元,增长13.9%,出口额3317万美元,下降18.1%。目前,已同美、日、欧盟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500多家公司建立了贸易合作关系,出口品种达12大类60个品种。 年末,全市三资企业已有61家,当年协议利用外资1056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27万美元,外商投资领域涉及轻工、纺织、化工、机械等十多个行业。 旅游事业发展较快。据旅游部门统计,全年共接待旅游人数33.8万人。其中:境外人数6313人,增长79.9%;旅游外汇收入779美元,增长1.5倍。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税部门克服企业效益差、农业受灾等影响,大力组织财源,确保了全年财政收支的完成。1996年,全市财政收入完成100692万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2410万元,增长18.3%;财政支出98978万元,比上年增长9.7%。 金融形势较为稳定。年末银行各项存款89.10亿元,比同期增加5.51亿元,其中:企业存款28.87亿元,减少0.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06.29亿元,比同期增加7.43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27.96亿元,增加1.9亿元,短期贷款72.2亿元,增加9.0亿元。银行现金收入235.8亿元,比上年增长31.1%,现金支出246.8亿元,增长34.7%,货币净投放10.98亿,比同期多投7.6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67.9元,比同期增长10.7%。 保险事业规模增大。1996年,市财保公司保费收入达到10096万元,比上年增长28.9%,赔款金额5882万元,增长10.8%;市人寿保险保费收入4201万元,比上年增长23.7%,赔款余额2138万元,增长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