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拥有各类福利院床位数3448张,收养2697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233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69个。全年接收社会捐赠206.30万元。全年共有3.73万个优抚对象得到了抚恤、补助。 十二、资源与环境 耕地保护国策落实到位。年末全市常用耕地面积567.94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07千公顷,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全年建设占用耕地1.3千公顷,退耕还林0.15千公顷,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0.35千公顷。 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36.12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1733立方米。全年平均降水量1168毫米,比上年增加185毫米,增长18.8%。 地表水质状况总体稳定。在监测的13个河段中,河段总长645公里,Ⅱ类水质河段长度110公里,占总监测河段长度的17.1%;Ⅲ类水质河段长度155公里,占24.0%;Ⅳ类水质河段长度215公里,占33.3%;劣Ⅴ类水质河段长度165公里,占25.6%。淮干出境断面淮滨水文站和浉河琵琶山桥COD浓度达到规定的标准,水质达标率为89%。 矿产资源勘探取得新进展。全市已发现的矿种为49种。其中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25种。 城市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空气环境监测结果显示,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园林城市创建取得成效,成功晋级省级园林城市。全市园林绿地面积1337.8公顷,比上年增长27.4%;全市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10个,达标面积48平方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66.7%和134.1%。年末全市烟尘控制区10个,面积54.4平方公里。 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突破。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1.91千公顷。年末全市10个县区生态示范县(区)创建工作全部通过国家验收,其中,4个县(罗山、商城、固始、新县)已获国家环境保护局命名。全市共有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0个,自然保护区9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国家级地质公园1个。全市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219.54千公顷。全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3平方公里。 注:1.本公报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信阳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