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4 三门峡市统计局

2003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坚持“工业富市、结构推动、经济转型、二次创业”的总体发展战略,努力弥补非典疫情造成的影响,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经济总量突破200亿元。初步核算,全年三门峡市生产总值224.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6%,增速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27亿元,增长10.6%;第二产业增加值124.91亿元,增长14.2%;第三产业增加值76.96亿元,增长8.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4∶53.6∶36.0变化为9.9∶55.7∶34.4。

市场物价稳中有升。受食品、居住、医疗保健、烟酒及制品等价格上涨因素影响,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呈现上升趋势。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6%,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价格上涨1.4%,居住价格上涨2.9%,烟酒及制品价格上涨0.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5%。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年末全市在岗职工23.52万人,比上年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3.8%。通过推进再就业工作,使5734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率达49.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的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依然存在;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较大;市场经济秩序和经济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治理和改善等。

二、农业

粮食呈大幅度增长。2003年我市降水丰富,是多年未见的好墒情年份。特别是我市特殊的地形条件:山区丘陵多,平原面积少,旱地多,水浇地少,决定了我市农作物生长“怕旱不怕涝”。全年粮食总产量44.90万吨,比上年增长35.4%。其中夏粮产量26.43万吨,增长42.4%;秋粮产量18.47万吨,增长26.5%。油料产量3.24万吨,增长86.2%;烟叶产量3.2万吨,增长10.2%;棉花产量0.13万吨,减产10.1%;水果产量9.18亿公斤,增长9.2%。

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3年我市粮食播种面积较上年下降13.0%,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长16.5%。受需求增加和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蔬菜、油料和烟叶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分别比上年增长25.3%、15.6%和6.9%。

造林绿化事业继续发展。全年人工造林面积21.83千公顷?熏幼林抚育面积16.0千公顷?熏退耕还林面积10千公顷,草播种面积11.36千公顷。

畜牧养殖、水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6.00万吨,比上年增长7.5%。其中猪牛羊肉产量5.93万吨,增长8.2%;禽蛋产量3.75万吨,增长7.5%;奶类产量1.04万吨,增长26.4%。年末生猪存栏65.76万头,羊存栏48.54万只,牛存栏43.37万头,分别比上年增长7.8%、10.5%和2.6%,家禽存栏699.48万只,比上年增长3.4%。水产品产量2250吨,比上年增长1.7%。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28.3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1%;农用拖拉机2.99万台?熏比上年增长4.8%?熏农用运输车5.28万辆?熏比上年增长6.7%。全年农村用电量21862万千瓦小时?熏比上年增长0.4%;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49千公顷,年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50.33千公顷;全年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17千公顷;当年新增旱涝保收田面积2.0千公顷?熏年末旱涝保收田面积达45.54千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产销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07.84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75.32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实现工业销售产值224.55亿元,较上年增长16.5%,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2%。全市工业产销运行的主要特点:一是国有及控股工业、其他经济类型工业产销保持较高增速,集体工业平稳增长。全年全市国有及控股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4.78亿元,较上年增长17.9%,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25.43亿元,较上年增长21.5%,产销增速分别比全市平均水平高3.1和5.0个百分点;集体工业产销分别较上年增长6.9%和7.3%;其他经济类型工业产销分别增长23.7%和23.5%。二是轻重工业产销同步快速增长。全年全市轻重工业增加值分别较上年增长13.4%和14.9%,工业销售产值分别增长16.6%和16.5%。三是支撑全市工业发展的支柱产品白、黑、黄产业全年发展比较稳定,直接带动了全市工业的发展。其中:白———铝,由于三门峡天元铝业集团十万吨电解铝二期工程投产后全年正常生产,铝锭年产量增长26.7%,全年全部工业生产铝锭15.37万吨,比上年增长16.2%;铝材3.21万吨,增长147.7%。黑———煤,我市煤炭行业的龙头老大———义煤集团在2002年生产快速增长的基础上,2003年生产稳定,产销增速均超过10%。全市煤炭工业全年生产原煤1318.54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比上年增长3.6%。黄———黄金,全市规模以上黄金工业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6.7亿元,增长8.8%。

工业整体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年全市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38.34%,比上年提高1.76个百分点;实现利税29.29亿元,增长18.7%。其中实现利润20.74亿元?熏增长18.8%;亏损企业亏损额大幅度下降?熏全市亏损企业亏损额0.64亿元,比上年下降5.7%。

建筑业持续增长。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7.07亿元,比上年增长23.4%。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实现利润858万元?熏比上年下降59.1%;实现税金4594万元,增长7.4%。全市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独立核算建筑企业完成建筑安装工作量146757万元,比上年增长41.0%。房屋建筑面积竣工率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