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坚持在发展中顺应调控,在调控中促进发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国民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继续提高,主要指标达到了多年来的最好水平。 一、综合 国民经济较快发展,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跨上新台阶。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455.23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增幅同比提高5.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34亿元,增长7.8%;第二产业增加值271.96亿元,增长28.7%;第三产业增加值130.93亿元,增长12.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6:55.5:32.9变化为11.5:59.7:28.8。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了13413元。 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全年地方一般财政预算收入24.44亿元,同比增长37.1%,一般财政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为5.4%,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0.69亿元,增长50.6%。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0.3%和16.1%。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全年非公有制经济预计完成增加值223.10亿元,比上年增长24.5%,占GDP的比重为49.0%,比上年提高了3.4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涨幅较大。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4.1%,其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去年上涨4.5%,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去年上涨3.9%;食品价格上涨14.1%,居住价格上涨2.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上升11.7%。 就业人数增加。年末全市就业人员193.2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91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51.23万人,增加3.17万人。劳动就业工作力度大。全年各类职业介绍所介绍1.38万人就业,组织1.58万人次参加各类就业培训。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工业经济运行内在质量有待继续提高;商业竞争过度;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等。 二、农业 种植业生产全面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161.43万吨,比上年增长17.5%。其中,夏粮总产量87.15万吨,增长11%;秋粮总产量74.29万吨,增长26.1%。全年蔬菜产量191.78万吨,增长11.4%;水果产量22.85万吨,增长17.4%;油料产量7.12万吨,增长8.7%。 农业结构继续调整。农、林、牧、渔各业占农业的比例由上年的56.2:2.8:39.5:0.5调整为57.6:2.4:38.7:0.5。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30.79千公顷,占小麦播种面积的32.6%。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达到93.72千公顷,增长3.7%。农业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以蒙牛集团为依托的奶源基地、工业原料林基地、以优质小麦种植为主的优质粮食基地、以四大怀药为主的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建设步伐加快。 畜牧养殖业发展平稳。全年肉类总产量20.21万吨,比上年增长5.5%。禽蛋产量23.41万吨,增长6.9%。奶业生产保持高速增长,牛奶产量4.78万吨,增长117.3%。水产品产量0.56万吨,增长12%。年末牛存栏达到32.6万头,比上年下降3.9%;羊存栏70万只,增长5.8%;生猪存栏162.3万头,增长6.5%。 林业建设继续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7.0千公顷,比上年增长2.5%;幼林抚育作业面积67.9千公顷,增长20%。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全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67千公顷,有效灌溉率达到86.6%;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8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0千公顷;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340.5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农用拖拉机7.2万台,比上年下降0.7%,联合收割机达到0.41万台,增长10.8%;农用运输车17.77万辆,比上年增长2.8%;农村用电量9.7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35.11亿元,比上年增长25.6%。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173.96亿元,比上年增长33.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75.45亿元,增长18.4%;集体企业增加值25.46亿元,增长38.3%;股份制企业增加值89.64亿元,增长35.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11亿元,增长48.6%。轻工业增加值45.31亿元,增长39.6%;重工业增加值128.65亿元,增长31.3%。大中型工业完成增加值95.85亿元,增长24%。全年工业品产销衔接良好,产品销售率达99.2%。 主要能源、原材料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原煤产量559.7万吨,比上年增长10.3%;发电量164.9亿千瓦小时,增长12.2%;粗钢产量32.1万吨,增长-13.3%;钢材产量43.2万吨,增长3.3%;十种有色金属产量32.7万吨,增长47.4%。 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铝工业等优势行业拉动作用明显。全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1.3%。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行业看,全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56.0%,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增长45.4%,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分别增长-0.8%和40.5%,电力、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1.4%。全年铝工业企业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9.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8.5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06.6亿元,比上年增长47.1%;实现利润总额40.7亿元,增长50.6%;亏损企业亏损额1.4亿元,上升8.3%;亏损面11.2%,下降1.5个百分点。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85.3%,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创历史最好水平。 非公有制工业经济增势强劲。全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非公有制工业完成增加值64.1亿元,比上年增长47.7%;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96.4亿元,比上年增长44.3%;实现利税24.4亿元,增长48.6%;现利润14.9亿元,增长54.8%。工业品产销衔接良好,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98.8%,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建筑业快速增长。全市有资质等级的独立核算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2.4亿元,比上年增长42.2%。其中完成建安工作量22亿元,比上年增长46.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7.16亿元,比上年增长76.2%,其中城镇投资156.8亿元,增长81.3%,农村投资30.36亿元,增长53.9%。 工业投资增长快于其他产业。城镇投资中,全年工业投资81.83亿元,比上年增长90.2%,占城镇投资总额的比重为52.2%,比上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其中,能源工业投资18.07亿元,增长101%;化学工业投资17.4亿元,增长118%;轻纺工业投资14.13亿元,增长2.47倍;机械电子工业投资6.89亿元,增长2.35倍。全年完成投资额在1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15个,比上年增加9个,完成投资45.6亿元,增长89.5%。农林牧渔业投资1.75亿元,比上年增长12.6%。第三产业投资73.22亿元,增长74.6%。房地产开发投资13.21亿元,比上年增长9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