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3 郑州市统计局

六、国内贸易

商品市场稳步运行,市场销售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5.7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61.7亿元,增长2.6%;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24亿元,增长23.4%。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消费品零售额43.4亿元,比上年下降1.0%,集体经济零售额34.8亿元,个体及其他经济零售额207.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2%和13.5%。国有、集体、其他经济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分别为15.2:12.2:72.6,国有经济零售额比重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集体经济和其他经济零售额比重分别提高0.1个百分点和1.6个百分点,非国有经济零售额占据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发展迅速。

商贸城建设取得新进展。截止1998年末,全市共有批零贸易业网点52331个,批零贸易企业商品销售总额402.3亿元,批零贸易企业商品购进总额361.1亿元,年末商品库存53.8亿元,1998年期货交易额高达21069亿元,占全国期货交易额的66%。郑州市场的辐射力日益强劲,已形成以9个全国性批发市场为龙头,24个区域性批发市场为骨干,43个地方性批发市场为基础的批发市场体系。我市已成为全国中西部地区商品交易最活跃、最集中的商贸城市之一。

七、对外经济

1998年对外经济工作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及时调整外贸发展思路,集中力量开发出口、开发新的对外合作及劳务输出的潜在市场,努力减轻金融危机带来的消极影响。全年新批三资企业124个,总投资额3.7亿美元;全年协议利用外资额1.9亿美元,下降6.3%;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0.7%;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6%。据海关统计,全年进出口总额2.27亿美元,其中进口总额6160万美元,下降44.1%;出口总额16502万美元,下降28.7%。出口总额中,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亚洲出口总额8087万美元,下降幅度达52.3%;北美洲和拉丁美洲2881万美元,下降26.9%;但欧洲出口总额372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7.7%;大洋洲352万美元,增长33.5%;非洲79.6万美元,增长2.8倍。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发展较快。全年承包工程、劳务合同和设计咨询业务新签合同额52.34万美元,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营业额17.2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1.2%。

1998年接待国际旅游者7.55万人次,比上年下降3.3%。其中外国游客3.71万人次,华侨0.36万人次,港澳同胞1.60万人次,台湾同胞1.89万人次。旅游创汇400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2%。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1998年全市财政税收稳定增长,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4.23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其中工商税收22亿元,增长21.0%;地方财政支出36.17亿元,增长18.9%。金融形势基本稳定。1998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33.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2%;各项贷款余额为720.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454.6亿元,增长22.3%;其中定期存款108.4亿元,增长19.2%;活期存款346.1亿元,增长23.3%。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6.1亿元,比上年增长31.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3亿元,增长7.6%;人身险保费收入3.8亿元,增长50.6%。全市共有138.3万人参加了各种类型的人寿保险,27.13万户居民参加了家庭财产保险。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不断进步。1998年,全市拥有科技机构3778个,科学技术人员40.2万人,比上年增长1.3%。共培养“星火人才”26万人。全年共组织实施火炬、星火、新产品试制鉴定、攻关等科技项目373项,其中国家级立项29项,省级立项212项,比上年增长76.7%。全年有33项成果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其中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技术市场活跃。全市技术贸易机构3500家,技术贸易从业人员达到8.8万人,全年签订各类技术合同4106项,技术贸易成交额4.0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全年授权专利520件,增长3.5%。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1998年全市有各级各类教育学校2562所,在校学生139.6万人。全市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本、专科学生2.2万人,在校学生7.1万人;普通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招收研究生449人,在校研究生1173人。普通中专规模数量增加,全市普通中专52所,在校学生9.7万人,增加1.2万人。普通高中71所,在校生4.6万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市普通初中362所,比上年增加11所,在校生28万人,增加1.1万人;小学1975所,增加16所,在校生83.9万人,增加2.5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小学升学率达97.9%。成人教育取得新成效,全市各级各类成人中、初等教育学校2146所,增加263所,在校生37.3万人。以实用技术培训、岗位及下岗培训为主的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培训城镇职工2.7万人次,培训农民52.8万人次。全年共扫除青壮年文盲1928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1998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8个,文化馆19个,公共图书馆6个,博物馆6个,档案馆18个,广播电台9座,电视台7座,中波广播发射台1座,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插台9座,有线电视台8座,用户24.6万户。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77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22个,卫生防疫站机构18个,妇幼卫生机构10个。年末全市卫生机构共有病床23212张,比上年增加1424张;卫生技术人员30586人,其中医院卫生院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4163人,医生13698人,护师、护士9315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医疗、医药、卫生市场管理逐步规范,全市6县(市)全部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

体育事业成绩显著。1998年,全市运动健儿在省级以上竞赛中共获得奖牌346枚。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得金牌200枚,银牌84枚;在国内外的各项比赛中,我市运动健儿获得了1个世界冠军和3个亚洲冠军;获得了全国冠军8个,亚军4个,全省冠军188个,亚军78个。成功地举办了郑州市第八次运动会。全民健身运动继续发展,学校体育活动活跃,全市举办市级以上各项竞赛24项次,参加竞赛和市级以上健身活动人数2.5万人次;全市中小学参加体育“达标”活动人数73.1万人,达标人数63万人,达标率87.02%。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加大,自然保护工作取得新成绩。1998年全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209个,总投资3142万元,安排限期治理企业582家,取缔关停、并转48家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年消减有机污染负荷4.4万吨,消减率45.8%。坚持“突出水污染防治、兼顾大气污染防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自然生态保护”的原则,狠抓了工业“三废治理”,全市排污工业企业基本实现了达标排放。加强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市区噪声监控覆盖率在40%以上;实行了空气质量周报制度,积极开展了“禁鸣”、“禁放”、公共场所“禁烟”和机动车尾气治理工作,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在全市建成6个烟尘控制区,面积171.7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67平方公里;建成20个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达91.6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39.9平方公里;全市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7400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