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999年,在经济环境复杂困难的情况下,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以扩大内需为主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和各项改革措施,齐心协力,克难攻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就。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增强,基本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的各项预期目标。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据初步统计,1999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66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7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342.8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278.5亿元,增长12.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0519元,比上年增长7.6%。在国民经济总量中,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全年完成增加值163.2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24.7%,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完成增加值138.1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20.9%,占非公有制经济的84.6%,分别比上年提高1.4个和2.7个百分点。全社会劳动生产率18643元/人,比上年提高3.4%。 市场价格总水平继续下降。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3.2%;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1.3%。除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上升3.2%、服务项目类上升13.1%外,多数商品价格低于上年水平(分类价格见附表1)。 劳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从业人员377.5万人,其中城市从业人员110.1万人,城市私营个体从业人员17.1万人。再就业工程取得新进展。1999年全市通过各种途径使3.84万名下岗职工和3366名失业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劳动部门城镇登记失业率2.1%,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较脆弱,社会有效需求仍显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拉动力减弱,国有经济效益不理想,社会就业压力大。 二、农业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村经济稳步发展。1999年种植业在遭受严重旱灾的情况下,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加快结构调整,经过努力,全年粮食总产量152.0万吨,比大丰收的1998年减少25.8万吨,下降14.5%,但仍属常年水平。其中夏粮播种面积190.5千公顷,夏粮总产量70.3万吨,比上年下降22.5%;秋粮播种面积203.7千公顷,秋粮总产量81.8万吨,比上年下降6.1%。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蔬菜、瓜果等一批重点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取得新成效,“菜蓝子”工程成绩显著,禽、蛋、奶供应充足。 进一步重视林业生态环境建设,造林绿化取得新进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8.6千公顷,幼林抚育实际面积22.3千公顷,比上年增长57.0%。启动郑州环城生态防护林工程,建成西外环防护林32.6公里,实施绿色通道266.4公里,治沙造林1053公顷。 畜牧、渔业保持发展势头。全年肉类总产量达17.6万吨,比上年增长7.1%,其中猪牛羊肉产量14.38万吨,增长7.9%。水产品产量2.7万吨,增长8.0%。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40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2.3%;农用拖拉机和农用载重汽车分别达到9.34万台和1.02万辆;全年农村用电量26.2亿千瓦时。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6千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1999年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全年纺织行业压锭6.81万枚。煤炭、建材、造纸等行业关闭了一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安全无保障的小企业。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1999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271.6亿元,比上年增长7.7%。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下同)增加值166.5亿元,比上年增长2.9%。其中: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45.4亿元,比上年增长3.9%;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57.0亿元,增长0.8%;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37.7亿元,增长11.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16.1亿元,下降0.3%;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完成增加值10.3亿元,下降6.6%。受产品结构调整的影响,轻工业生产增速高于重工业。全年轻工业完成增加值48.5亿元,增长10.0%;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18亿元,增长0.8%;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59.5亿元,增长3.4%。受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影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详见附表2)。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在价格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66.5亿元,比上年增长1.4%,产销率为97.1%。实现利税总额56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实现利润19.3亿元,比上年增长9.7%;亏损企业亏损额6.1亿元,比上年下降11.6%;年末产成品资金占用51.5亿元,比上年下降1.7%;资产负债率64.9%,比上年下降2.0个百分点;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01.3,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但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佳,全年国有企业产品销售收入108.1亿元,下降1.9%;国有企业亏损额2.3亿元,比上年上升35.3%。 建筑业稳步增长。全市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增加值20.9亿元,比上年增长4.0%;实现利税2.3亿元,增长4.5%。施工单位工程个数5306个,其中投标承包工程2892个,占全部施工工程个数的54.5%;施工房屋面积107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66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40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60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1999年在国家继续实施增加投入,拉动经济增长政策的推动下,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增长趋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8.2亿元,比上年增长7.4%。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投资92.6亿元,下降7.0%;集体经济投资64.3亿元,增长9.9%;个人投资28.7亿元,增长22.6%;其他投资52.6亿元,增长13.4%。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完成投资74.4亿元,下降4.7%;更新改造完成投资30.6亿元,下降9.7%;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3.7亿元,增长11.7%。 投资结构继续调整。在国有及其它经济类型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6亿元,比上年增长39.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4.1亿元,比上年下降29.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03.9亿元,比上年增长4.5%。 全年固定资产新开工项目达666个。新增固定资产175.6亿元,比上年增长2.3%,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73.6%。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长途电缆198延长公里,肉加工品0.55万吨/年,客车制造4000辆/年,铝加工5万吨/年,耐火材料制品0.8万吨/年,学生席位6835个。 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全市38项重点工程共完成投资24.0亿元,其中郑缆公司扩大电力电缆出口专项工程建成投产、市博物馆建成开放、第五人民医院门诊楼已竣工。龙祥铝业工程、郑州供水工程、污水净化工程、城市和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登封铁路工程、经济适用房等工程进展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