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3 河南省统计局

铝材 万吨 216.5 48.6

水泥 万吨 9347.2 26.1

平板玻璃 万重量箱 3588.2 3.6

硫酸(折100%) 万吨 155.4 22.2

碳酸钠(纯碱) 万吨 200.4 18.2

农用化肥(折含N100%) 万吨 524.0 18.8

金属切削机床 万台 0.7 11.9

大中型拖拉机 万台 5.3 7.8

汽车 万辆 7.1 46.4

发电设备 万千瓦 71.3 -10.2

家用电冰箱 万台 288.2 12.0

彩色电视机 万台 102.0 -37.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8947.17亿元,比上年增长38.2%;利润总额1959.55亿元,增长68.5%。分所有制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利润403.26亿元,增长30.4%;集体及集体控股工业利润197.16亿元,增长51.3%;非公有制工业利润1359.13亿元,增长87.8%。分行业看,39个行业大类中利润总额居前10位的行业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12.16亿元,增长100.5%;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01.44亿元,增长44.3%;煤炭开采和洗选业172.63亿元,增长37.0%;农副食品加工业161.95亿元,增长79.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17.43亿元,增长108.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00.09亿元,增长98.5%;有色金属矿采选业97.39亿元,增长54.4%;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83.68亿元,增长52.6%;通用设备制造业71.96亿元,增长89.5%;专用设备制造业69.81亿元,增长95.1%。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771.98亿元,比上年增长4.8%。全省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利润总额50.8亿元,增长36.9%;税金总额70亿元,增长37.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10.11亿元,比上年增长35.6%,增速回落1.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投资6609.16亿元,增长36.4%,回落3.5个百分点;农村投资1400.95亿元,增长31.7%,上升6.6个百分点。

在城镇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2030.83亿元,比上年增长1.8%;民间投资4299.51亿元,增长63.6%;港澳台及外商投资278.82亿元,增长26.5%。第一产业投资134.39亿元,增长92.3%;第二产业投资3672.64亿元,增长51.6%;第三产业投资2802.13亿元,增长19.2%。

表5:2007年各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行业 投资额(亿元) 比上年增长(%)

合计 6609.16  36.4 

农林牧渔业 134.39  92.3 

工业 3656.12  51.9 

煤炭 203.25  48.8 

石油 68.40  23.6 

电力、热水 330.04  1.1 

燃气、水 72.35  -14.5 

冶金 430.92  37.5 

建材 467.07  79.1 

化工 503.96  53.8 

机械 680.30  77.0 

电子 46.44  138.8 

食品 360.27  65.1 

纺织 219.81  81.4 

其他工业 273.33  72.7 

建筑业 16.52  1.4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426.06  -25.0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57.87  9.4 

房地产业 1265.78  47.4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396.12  27.0 

教育 133.66  2.1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53.04  38.0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59.13  46.5 

其他 410.48  17.5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837.11亿元,比上年增长43.8%,其中,住宅投资639.42亿元,增长47.8%。房屋施工面积10555.64万平方米,增长50.4%,其中,住宅8633.67万平方米,增长53.9%。房屋竣工面积2786.30万平方米,增长65.7%,其中,住宅2338.82万平方米,增长66.2%。商品房销售面积3934.10万平方米,增长63.3%,其中,住宅3575.25万平方米,增长63.2%。

全年123个重点项目投资609.17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10.2%。郑州至石人山等高速公路、鹤壁电厂三期、沁北电厂二期、姚孟电厂四期等机组、新郑王行庄等煤矿、燕山水库、郑州机场改扩建和河南艺术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用。

全年新增主要生产能力:原煤开采375万吨,天然原油开采56.77万吨,天然气开采1.14亿立方米,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117公里,发电装机容量844.5万千瓦,日污水处理能力135万吨。

五、国内贸易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762.72亿元,比上年增长7.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466.24亿元,增长15.2%。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97.54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增速上升3.0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539.25亿元,增长19.8%;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058.29亿元,增长16.9%。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3754.31亿元,增长16.5%;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764.35亿元,增长29.8%;其他行业零售额78.88亿元,增长12.4%。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销售额中,日用品类比上年增长41.1%,家具类增长35.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9.9%,中西药品类增长26.3%,金银珠宝类增长24.9%,化妆品类增长14.8%。分产品销售量看,轿车销售15.17万辆,增长129.6%;数码照相机销售10.60万台,增长97.8%;微型计算机销售24.86万台,增长68.5%;移动电话机销售238.89万部,增长47.1%;家用电冰箱销售71.54万台,增长20.7%。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128.0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7%,增速上升3.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83.91亿美元,增长26.5%;进口总额44.13亿美元,增长39.6%。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分别出口18.22亿美元和1.80亿美元,增长34.2%和69.6%。未锻轧精炼铅、未锻轧非合金铝出口分别下降31.8%和72.5%;柴油机客车、新充气橡胶轮胎出口分别增长123.6%和36.2%。

全年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516个,比上年增长3.8%。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0.62亿美元,增长65.9%,增速上升15.8个百分点。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业务新签合同额10.4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3%;营业额10.03亿美元,增长28.3%。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863.1亿元,比上年增长12.9%。

年末铁路通车里程3943.9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556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21.4万公里,全省所有行政村通油路或水泥路。全年各种运输方式货物周转量2729.30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3.0%;旅客周转量1264.1亿人公里,增长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