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河南省统计局 (2007年1月22日) 2006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和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围绕加快中原崛起的战略目标,紧紧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战略机遇,全面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快、效益好、运行稳的良好态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进一步改善,实现了“十一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省生产总值12464.09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49.42亿元,增长7.3%;第二产业增加值6762.40亿元,增长17.7%;第三产业增加值3652.27亿元,增长12.0%。全省人均生产总值13279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7.9:52.1:30.0变化为16.4:54.3:29.3,二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6855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5%。 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3%。其中,鲜菜价格上涨10.7%。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9%。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5.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2%。 年末全省从业人员5712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936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39.36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2.89万人,其中“4050”人员18.0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89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1746万人。 全年中原城市群九市生产总值7084.39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8%。全省有13个县和81个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超过5亿元和1亿元,比上年增加3个和15个。全省城镇化率达到32.5%,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全省粮食种植面积13954.62万亩,比上年增加224.50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7510.01万亩,增加66.0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占小麦种植面积的比重为61.4%。棉花种植面积1200.92万亩,增加28.71万亩。油料种植面积2326.50万亩,减少82.2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597.70万亩,增加203.92万亩。 全年全省粮食产量5055.00万吨,比上年增产10.3%;棉花产量83.00万吨,增产22.6%;油料产量479.99万吨,增产6.8%。全年肉类总产量737.00万吨,增长7.0%;禽蛋产量400.82万吨,增长6.8%;牛奶产量147.68万吨,增长42.0%。全年水产品产量60.10万吨,增长16.3%。 全年全省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59.75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52.00万亩;年末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8309.1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7%;农用拖拉机322.35万台,增长5.4%;农用运输车208.96万辆,增长3.3%;农村用电量188.82亿千瓦小时,增长9.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6070.93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1.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50.60亿元,增长23.4%;产品销售率98.5%,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增加值380.71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270.72亿元,增长25.1%;纺织业增加值147.31亿元,增长21.3%;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230.08亿元,增长26.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391.45亿元,增长26.9%;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242.08亿元,增长24.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298.88亿元,增长18.2%;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150.78亿元,增长27.9%;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132.27亿元,增长23.0%;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368.11亿元,增长21.4%。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畜肉制品产量比上年增长19.9%,速冻米面食品增长25.8%,原煤增长22.4%,发电量增长12.6%,钢材增长32.5%,铝材增长49.7%,大中型拖拉机增长67.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711.30亿元,比上年增长38.2%。实现利润总额1145.31亿元,增长75.0%。分所有制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实现利润303.94亿元,增长51.9%;集体工业实现利润159.39亿元,增长75.5%;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利润681.97亿元,增长87.6%。分行业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利润126.02亿元,增长57.3%;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实现利润61.83亿元,增长77.7%;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利润84.49亿元,增长63.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利润107.19亿元,增长64.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利润56.44亿元,增长97.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利润137.12亿元,增长95.9%;通用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37.38亿元,增长103.7%;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51.23亿元,增长271.8%。 全年全社会实现建筑业增加值691.47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全省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7.80亿元,增长47.9%;实现税金总额51.90亿元,增长40.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07.74亿元,比上年增长37.0%,同比回落4.3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投资4843.76亿元,增长39.9%,同比回落5.0个百分点;农村投资1063.98亿元,增长25.1%,同比回落2.9个百分点。 在城镇投资中,农林牧渔业投资69.88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工业投资2406.37亿元,增长44.3%。其中,煤炭工业投资136.61亿元,增长32.8%;电力工业投资326.47亿元,增长7.6%;冶金工业投资313.06亿元,增长21.0%;食品工业投资218.20亿元,增长52.5%;化学工业投资327.75亿元,增长54.8%;机械工业投资384.53亿元,增长81.5%;纺织工业投资121.20亿元,增长60.8%;建材工业投资260.83亿元,增长67.3%。道路运输业投资526.73亿元,增长26.2%;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311.91亿元,增长35.1%;教育投资131.14亿元,增长24.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40.36亿元,增长38.3%。城镇民间投资2631.52亿元,增长65.9%,所占比重为54.3%。 全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581.95亿元,比上年增长49.8%。其中住宅投资432.44亿元,增长59.2%。商品房屋施工面积7009.16万平方米,增长43.0%;其中住宅5604.36万平方米,增长43.9%。商品房屋竣工面积1677.52万平方米,增长22.4%;商品房屋销售面积2439.90万平方米,增长41.5%。 全年全省174个重点项目(不含百户工业项目和县级污水处理项目)完成投资750.60亿元,增长13.8%。燕山水库提前一年实现截流;新郑机场航站楼改扩建项目建成运行;安林等高速公路项目建成通车;首阳山电厂三期等一批大型机组建成投产;郑西铁路客运专线工程河南段进展顺利;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阳和新乡段、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郑州火车站西出口改造项目开工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