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3 河南省统计局

全年新增主要生产能力:原煤开采177万吨,天然原油开采68.47万吨,天然气开采1.16亿立方米;新建高速公路761公里;新增发电装机容量630.5万千瓦;日污水处理能力49.5万吨。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80.47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119.87亿元,增长17.4%;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760.60亿元,增长13.4%。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3221.62亿元,增长14.2%;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588.67亿元,增长25.8%;其他行业零售额70.19亿元,增长1.9%。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销售额中,化妆品类销售额增长18.5%,金银珠宝类增长23.5%,通讯器材类增长32.6%,汽车类增长21.7%。数码相机、组合音响、热水器、轿车等商品销售量分别增长135.2%、259.8%、49.8%和21.6%。

六、对外经济

全年全省进出口总额104.8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4%,同比提高5.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66.99亿美元,增长31.5%;进口总额37.81亿美元,增长9.3%。全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分别出口13.58亿美元和1.06亿美元,增长45.8%和23.3%。未锻轧的非合金铝、钼矿砂、人造刚玉等产品出口分别下降27.2%、15.8%和2.3%;精炼铜管、柴油机客车、车用橡胶轮胎等产品出口分别增长144.3%、235.0%和31.1%。

全年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497个,比上年增长5.3%;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8.45亿美元,增长50.1%。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业务新签合同额8.8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0.1%;完成营业额7.82亿美元,增长56.7%。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全省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737.88亿元,比上年增长9.9%。

年末全省铁路通车里程3944.2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439公里。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2415.4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9%;完成旅客周转量1113.35亿人公里,增长11.2%。

全年全省邮电业务总量722.74亿元,比上年增长28.8%。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6.52亿元,增长14.8%;电信业务总量686.22亿元,增长29.6%。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582.50万门,新增233.71万门;本地固定电话用户2027.20万户,新增163.7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345.00万户,新增530万户。电话普及率为44.8部/百人,增长18.0%。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327.30万户,新增52.26万户。

全年全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3139.1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0.0%;旅游总收入1039.39亿元,增长30.0%。其中,接待国际游客75.74万人次,增长26.1%;接待国内游客13063.40万人次,增长30.1%。全省共有A级旅游景区121处,其中4A级以上景区50处。星级酒店468个,旅行社991家。全省共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个(其中:省辖市14个)。伏牛山生态旅游开发全面启动。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11492.5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367.37亿元,增长13.5%。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8567.33亿元,增长15.2%。其中,短期贷款余额4731.54亿元,增长15.7%;中长期贷款余额3259.90亿元,增长19.1%。全省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1521.37亿元,增长19.3%。全省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394.46亿元,增长13.6%。

年末全省A股上市公司33家,其中本年新上市2家;H股上市公司6家,其中本年新上市1家。全年通过A股市场发行、配股共募集资金37.50亿元,年末A股上市公司流通股市价总值460.20亿元。

全年全省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52.31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7.62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204.69亿元。全年赔款及给付50.98亿元。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23.16亿元,人身险赔付27.82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33.77万人,在校生97.41万人,毕业生20.21万人。普通高中招生67.75万人,在校生201.58万人,毕业生57.36万人。初中学校招生166.19万人,在校生540.98万人,毕业生188.06万人。普通小学招生176.86万人,在校生997.09万人,毕业生166.71万人。

全年全省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69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年末全省拥有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1550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6.55万人。全省共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0家,省重点实验室31家。启动实施了“特高压输变电装备关键技术”等重大科技专项。全年共取得省级科技进步奖346项。申请专利11538件,授权专利5242件,分别增长28.5%和39.9%。签订技术合同2834项,成交金额23.84亿元。

年末全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196个,其中国家检测中心17个;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机构2家;950家企业完成质量体系认证,累计近6000家;法定计量技术机构246家,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53.80万台件。全年全省制定、修订地方标准59项,现行有效地方标准累计达475项。全省共有43种产品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7种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总数达28个。全省共有天气雷达观测站点16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21个,气象公益服务站134个。全省共有地震台站25个,地震遥测台网1个。测绘部门编制各类地图及专题数字产品134幅(总印张数46000)。“数字河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进程加快,1:1万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12675平方公里。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99个,文化馆188个,公共图书馆136个,博物馆78个。广播电台18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30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6.5%。电视台18座,教育台10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6.4%,有线电视用户505.7万户。安阳殷墟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数189处(198项)。全年全省22个项目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年出版图书3446种,图书总印数2.48亿册;出版期刊242种,总印数8949万册;出版报纸123种,总印数20.81亿份。年末全省共有综合档案馆178个,已开放各类档案146.54万卷。

年末全省共有卫生机构1497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310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68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32个。病床床位21.96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20.75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9.73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1.43万人,注册护士7.98万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83个,卫生技术人员1.46万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85个,卫生技术人员3025人。农村乡(镇)卫生院2088个,床位5.36万张,卫生技术人员7.11万人。全省共有65个县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覆盖农村人口总数的59%,参合农民3238.33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