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河南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在发展中顺应调控,在调控中谋求发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国民经济实现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和较高的增长质量,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主要指标达到了多年来的最好水平。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发展,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跨上新台阶。初步核算,全年河南省生产总值8815.09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47.48亿元,增长12.8%;第二产业增加值4515.35亿元,增长16.2%;第三产业增加值2652.26亿元,增长10.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7.6:50.5:31.9变化为18.7:51.2:30.1。全省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 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76.52亿元,比上年增长46.9%。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1.2%和14.2%。 市场物价涨幅较大。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5.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3.5%,居住价格上涨6.3%。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上升10.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总水平上升15.7%。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总水平上升10.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上升11.4%。 就业人数增加。年末全省就业人员555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850万人,增加1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基础还不够稳固;煤电油运依然紧张,资源约束明显存在;城乡新增劳动力较多,就业压力增大;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突发性事件时有发生等。 二、农业 种植业生产全面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4260.00万吨,比上年增长19.3%,创历史最高水平,新增粮食产量居全国首位。夏粮总产量2520.98万吨,增长7.9%;秋粮总产量1739.02万吨,增长41.0%。油料总产量408.75万吨,增长31.9%;棉花总产量66.67万吨,增长77.0%。烟叶总产量25.75万吨,增长18.3%;蔬菜总产量5237.52万吨,增长16.1%。 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两个基地”建设步伐加快,全省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1731.33千公顷,占小麦播种面积的36%;畜禽优质产品率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畜牧养殖业发展加快。全年肉类总产量643.00万吨,比上年增长6.5%。禽蛋产量347.40万吨,增长6.5%。奶业生产保持高速增长,牛奶产量74.5万吨,增长50.2%。水产品产量42.20万吨,增长8.3%。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8.00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04.00千公顷;年末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7519.5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1%;农用拖拉机292.56万台,比上年增长8.9%,农用运输车194.32万辆,比上年增长8.4%;农村用电量157.69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9.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862.18亿元,比上年增长17.0%。 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2332.68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1121.85亿元,增长18.1%;集体企业增加值271.02亿元,增长20.0%;股份制企业增加值1052.31亿元,增长25.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144.20亿元,增长20.9%。轻工业增加值668.60亿元,增长19.7%,重工业增加值1664.08亿元,增长25.4%。 主要能源、原材料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原煤产量14445.4万吨,比上年增长15.4%;发电量1185.6亿千瓦小时,增长15.5%;粗钢产量974.7万吨,增长19.1%;钢材产量966.0万吨,增长17.9%;十种有色金属产量237.5万吨,增长19.5%;水泥5393.6万吨,增长12.8%。分行业看,全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0.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31.5%,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增长37.7%,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分别增长30.0%和18.4%,电力、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5.0%。 高技术产业增速加快。全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0.3%。其中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53.6%,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40.3%,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增长41.5%,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增长26.2%,医药制造业增长21.9%。 非公有制工业经济增势强劲。全年非公有制工业完成增加值943.99亿元,比上年增长31.2%。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全年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148.8%,比上年提高17.4个百分点,创历史最高水平。产品销售收入7065.33亿元,比上年增长34.2%。实现利税742.87亿元,增长34.9%。工业品产销衔接良好,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98.5%,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653.17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全省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实现利税39.20亿元,增长31.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99亿元,比上年增长31.3%,其中城镇投资2434.88亿元,增长39.3%。 工业投资增长明显快于其他产业。城镇投资中,农林牧渔业投资34.02亿元,比上年增长24.4%。工业投资1085.65亿元,增长53.5%。其中,煤炭工业投资增长45.2%,石油工业投资增长20.5%,电力工业投资增长32.3%,机械工业投资增长81.8%,电子工业投资增长41.5%,食品工业投资增长69.6%,纺织工业投资增长79.9%。第三产业投资1310.45亿元,增长30.1%。房地产开发投资258.82亿元,比上年增长39.5%。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在建的169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34亿元,增长103.3%。许平南高速公路、新乡至郑州高速公路、沁北电厂、华润登封电厂、天冠集团年产30万吨燃料乙醇、安玻信益公司年产600万套大屏幕彩电玻壳生产线等一大批项目建成投产。燕山水库、首阳山电厂三期、19个计划开工的高速公路项目等重大工程开工建设。 全年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原煤开采150万吨,天然原油开采102万吨,天然气开采16亿立方米;新增公路里程188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40公里;新建地方铁路投产里程136.7公里;新增发电机组容量429万千瓦,新增22万伏及以上变电设备能力180万千伏安,22万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817公里;日污水处理能力35万吨;新增高等院校基础设施350万平方米;新增医院病床5000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