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3 河南省统计局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驻马店至信阳、郑州至少林寺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新乡化纤万吨粘胶长丝、安彩华林年产10万吨聚乙烯管材管件等一批项目相继投产;淮干陈族湾、大港口圩区等项目竣工;西气东输主干线工程全线贯通;安阳、新乡、驻马店、信阳、濮阳等市的污水处理工程和平顶山市垃圾处理工程陆续建成;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新校区建设进展顺利,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病房楼等项目投入使用;商丘至周口等高速公路、安阳信益年产600万套彩色纯平玻壳、河南艺术中心等项目已经开工。

商品房产销同步增长。全年商品住宅投资135.21亿元,比上年增长33.5%;商品房销售面积851.09万平方米,增长27.9%,其中住宅784.04万平方米,增长29.0%。

全年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新增固定资产982.87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62.2%。建成投产项目3687个,项目建成投产率53.4%。竣工房屋建筑面积2749.71万平方米,竣工率36.6%。

全年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原煤开采420万吨,天然原油开采88万吨,天然气开采2亿立方米;新、改建等级公路209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87公里;新建铁路投产里程587公里,电气化铁路投产里程74公里;新增发电机组容量173万千瓦,新增22万伏及以上变电设备能力204万千伏安,22万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369公里;新增高等院校学生席位49705个;新增医院病床6000张。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步发展。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26.41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234.76亿元,增长12.2%;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191.65亿元,增长9.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009.72亿元,增长10.4%;餐饮业零售额343.11亿元,增长14.9%;其他行业零售额73.58亿元,增长5.1%。各类集贸市场成交活跃,各类商品销售量增长显著。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企业通讯器材类销售比上年增长132.7%,汽车类销售增长41.3%。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1-11月份实现商品销售收入净额968.5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0%,其中批发业增长12.0%,零售业增长12.3%;流通费用率7.3%,下降0.5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6.4亿元。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大幅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47.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7.2%。其中,出口总额29.80亿美元,增长40.6%;进口总额17.36亿美元,增长60.0%。在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比上年增长39.8%。从出口市场看,对美国出口比上年增长28.2%,对日本出口增长44.6%,对欧盟出口增长48.2%,对东盟出口增长22.7%,对韩国出口增长44.1%,对俄罗斯出口增长60.3%,对非洲出口增长100.1%。

利用外资增长势头良好。全年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数324个,比上年增长11.7%;合同外资金额18.26亿美元,增长79.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61亿美元,增长24.3%。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继续增长。全年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业务新签合同额3.4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5%;完成营业额1.93亿美元,增长25.9%。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稳定发展。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1833.30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7.1%。其中,铁路1404.76亿吨公里,增长8.6%;公路405.20亿吨公里,增长1.6%;航空0.12亿吨公里,增长7.5%;水运23.22亿吨公里,增长51%。旅客周转量783.83亿人公里,比上年下降6.2%。其中,铁路423.00亿人公里,下降3.3%;公路350.02亿人公里,下降10.3%;航空10.61亿人公里,增长10.9%;水运0.19亿人公里,下降29.0%。

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99.88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32.1%。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148.90万门,比上年增长3.5%;固定电话用户1364.60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759.90万户,乡村电话用户604.70万户;移动电话年末用户1072.60万户,新增用户335.20万户。电话普及率为24.11部/百人,比上年增加3.68部/百人;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194.9万户,比上年实际增长22.4%。

旅游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各种旅游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全省国际国内旅行社592家,比上年增加81家;星级宾馆350个,比上年增加40个;获得经营许可证的旅游景区(点)224家,比上年增加51家。受“非典”影响,我省全年接待外国及港澳台旅游者18.85万人次,比上年下降54.0%,国际旅游外汇收入0.63亿美元,下降56.6%;接待国内旅游者5052.44万人次,下降19.4%,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41.78亿元,下降16.5%。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继续扩大。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618.03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827.48亿元,增长16.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919.09亿元,增长17.0%。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422.66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短期贷款余额4025.08亿元,增长9.6%;中长期贷款余额1871.53亿元,增长28.1%。贷款结构继续改善,贷款主要投向基本建设、工业、农业和个人消费等方面,年末余额分别比上年增长28.1%、18.3%、18.0%和41.0%。全省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1009.24亿元,比上年增长19.3%。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287.67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184.21亿元,比上年增长40.2%。

企业上市工作稳步推进。2003年底,全省共有上市公司33家,上市股票34只,其中A股31只,H股3只。全年新上市公司3家。全年通过股票市场发行、配股共募集资金28.87亿元,年末上市公司A股流通股市价总值330亿元。

保险业务继续扩大。全年保费收入166.74亿元,比上年增长32.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5.94亿元;人寿险保费收入140.80亿元。全年赔付额28.00亿元。其中,财产险赔付额14.00亿元,人寿险赔付额14.00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发展较快。全省高等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普通高校和科研机构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22处,招收研究生3818人,比上年增加1111人;在学研究生8465人,增加2152人。年末全省共有普通高校71所,增加6所;招生19万人,增加2.4万人;在校学生55.7万人,增加8.9万人。全省共有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24所,招生12万人,在校学生30.6万人。18-22周岁人口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4.1%。全省高中阶段教育共招生95.4万人,在校学生247.2万人。其中普通高中888所,招生53.8万人,增加2.8万人,在校学生146.4万人,增加20.9万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41.7万人,在校学生100.7万人。全省普通初中在校学生604.9万人。全省小学在校学生1058.6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7%。全年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共培训结业538.1万人次。扫除青壮年文盲14.6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