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3 菏泽市统计局

2004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991.3亿元,增长28.5%,其中储蓄存款收入1429.8亿元,增长26.8%;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支出2003.50亿元,增长28.8%,其中储蓄存款支出1431.3亿元,农副产品采购支出84.24亿元。年内现金收支相抵净投放12.24亿元,比上年增长100.9%。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2004年全市各类保险金额247亿元,比上年增长23.7%;保险费收入8.42亿元,增长25.2%;赔款支出1.34亿元,增长8.1%。保险业务的不断拓展,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有效保障。

八、科技、教育、文化

科技事业全面发展,科研实力不断增强。2004年,全市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42项,其中省级及以上计划26项;取得重要科技成果86项,其中有8项获省科技进步奖。高新技术领域出现新亮点,2004年新增9家高新技术企业,年末已达41家。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6.1亿元,同比增长10.2%。全年共签各类技术合同636项,合同金额225.6万元。随着高新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科技进步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推动力日益显现。专利工作受到充分重视,2004年全市共受理各项专利申请345项,比上年增加125项。

教育事业成效显著。2004年全市共向本专科院校输送新生37657人,其中本科生10532人,比上年增加2648人。年末全市拥有高等院校2所,在校生14886人;中等职业学校73所,在校生60179人;初级中学391所,在校生44.85万人;高级中学90所,在校生20.13万人;小学共2028所,另有教学点574处,在校生84万人。小学毕业升学率97.5%,学龄儿童入学率99.7%。

文化艺术及广播电视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拥有国有书画院1处,民办较大规模书画院2处,博物馆4处,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0个,艺术馆1处,文化馆9处。公共图书馆9处,藏书总量60.37万册(件)。艺术表演团体11个,乡镇文化站155处。全市拥有无线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电视转播台8座,广播电视台5座,有线广播电视用户16.8万户,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88.9%和77.8%。

九、卫生、体育、计划生育

卫生事业得到加强,医疗条件不断改善。2004年底,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23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05所;医院、卫生院编制病床位12062张.拥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839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7706人,注册护士4639人,全市每万人中已拥有执业医生6.54人,拥有医院病床床位13.70张,医疗条件和防病治病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体育事业发展迅速。年末全市拥有业余体校10所,在校生1632人。在省级以上重大比赛中共获金牌31枚、银牌36枚、铜牌51枚。

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2004年,全市共施行各种节育手术12.47万例,采取各种节育措施的育龄夫妇达153.07万人,节育率为91.0%,晚婚率74.1%,计划生育率98.2%,为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供了保障。

十、居民生活与人口

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改善。2004年全市在岗职工人均工资收入8733元,比上年增加955元,增长12.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734元,比上年增长14.1%;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653元,比上年增加441元,增长19.9%。全市人均居民储蓄存款3101.6元,比年初增加289.6元,增长10.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4833元,比上年增长5.73%;农民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77.11元,比上年增加13.3%。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2004年,全市救济灾民57万人次,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7.2万人。年末全市拥有社会福利事业单位154个,年末在院人数达23629人。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达37.41万人,实缴保费总额70.97亿元,退离休人员领取养老金的人数达8.26万人。

环境保护能力增强,环保工作成效明显。2004年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3850.0万吨,排放达标率87.3%;全年安排工业污染治理项目20个,完成投资总额2288.7万元;年末新增治理废水设计能力达1.0985万吨/日,治理废气设计能力达7800标立方米/时。

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2004年末全市总人口880.69万人,出生率11.1‰,死亡率4.4‰,自然增长率6.7‰。

注:(1)本文所列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指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本文所列数字均为初步统计核算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