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1-13 滨州市统计局

体育事业加快发展。场馆建设进展顺利。体育馆主体框架已通过验收,综合训练馆、全民健身馆、教学楼主体完工并通过验收。竞技体育实现新跨越。国际国内赛场捷报频传,我市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获得4枚金牌、1枚银牌、4枚铜牌,在全国比赛中获得7枚金牌、5枚银牌、17枚铜牌,在全省比赛中获得31枚金牌。向上级运动队输送了11名优秀运动员。新上自行车、皮划艇、空手道、排球、击剑5个项目,全市开设的竞技项目达18项。群众体育蓬勃发展。20余个乡镇、街道办建成全民健身广场,300个行政村配建体育健身设施。各类体育协会组织达1000多个,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达6000余人,全民健身活动站点达1200余处。成功举办了中国黄河三角洲滨州市第六届体育节,进一步提升了滨州的知名度,提高了市民素质。体育彩票销售形势喜人。新增电脑体彩终端机80台,总数达230台,共销售体育彩票6547万元。

十一、城市建设、环境保护

实施城镇化战略,城市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全年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8亿元,其中市区9.5亿元。反映设施水平的城市道路长度达到1073.7公里,增长16.8%。新增供水管网长度84.82公里,新增集中供热面积64.2万平方米,新增天然气主管道长度13.31公里,分别达到1473.29公里、986.5万平方米和416.01公里。截至年底,燃气普及率达到99.4%。市区路灯总数达1.76万盏,总线路189公里,好灯率和亮灯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园林绿化养护面积270公顷,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7.0%,城区绿地率达31.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8.17平方米。

节能降耗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981.48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3.2%,增速下降8.6个百分点,能耗增速比工业增加值增速低9.8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原煤消费量为1152.38万吨,比上年减少203万吨,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35.7%,下降6.7个百分点。治污减排项目积极推进。全年投资20.6亿元,实施减排项目105个,其中COD减排项目54个,SO2减排项目51个; COD、SO2年度削减量分列全省第3位、第1位。截至年底已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的60%以上。

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全年城区空气质量综合达标率列全省第9位,比上年提升1个位次;六条境内河流水质明显改善,小清河流域省控范李村断面COD年均值64mg/L,下降8.6%,海河流域省控潮河邵家断面COD年均值84mg/L,达到年度目标要求;全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67.9%,增长19.6个百分点。全年处理生活垃圾10.2万吨,其中机械处理8.9万吨,占 88%。

建设项目管理实现新突破。全年524个建设项目执行了环境影响评价,276个项目通过了“三同时”验收。29个项目集中布置区集中供热、废水集中治理建设进展顺利。累计投资1.3亿元用于在线监控系统建设,建成并投运了河流断面水质自动站9个、空气质量自动站6个、重点污染源废水废气在线监测仪137台套。

十二、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年末户籍总人口375.68万人,人口出生率10.1‰,死亡率7.7‰,自然增长率2.4‰,男女性别比例为101.7:100.0。年末常住人口368.86万人。

城市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0510元,比上年增长14.6%。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960元,增长14.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815元,增长18.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7%。其中食品支出3391元,增长21.5%。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4%。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4.3平方米,增加3.5平方米。

城市每百户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消费品名称 单位 数量 消费品名称 单位 数量

摩托车 辆 32 照相机 架 75

助力车 辆 85 钢琴 架 4

家用汽车 辆 12 微波炉 台 50

洗衣机 台 101 空调器 台 128

电冰箱 台 104 淋浴热水器 台 100

彩色电视机 台 119 健身器材 套 5

家用电脑 台 76 普通电话 部 95

摄像机 架 5 移动电话 部 208

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据抽样调查显示,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662元,比上年增长13.5%,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749元,增长8.9%。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其中,食品消费支出1177元,增长10.0%,衣着消费支出180元,增长4.4%,居住消费支出979元,增长13.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4%。

农村每百户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消费品名称 单位 数量 消费品名称 单位 数量

电冰箱 台 36 洗衣机 台   62

照相机 架   5 电话机 部   89

热水器 台   15 黑白电视机 台   8

空调机 台 10 移动电话 部   86

摩托车 辆   66 彩色电视机 台   101

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扩大。企业养老保险、机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5万人、7万人、19.1万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3.2万人、23.3万人、13.7万人。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8万人,参加工伤保险7.5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全面启动,参保人数突破19万人。基金保障能力稳步增强,按时足额发放各项社会保险待遇12.5亿元。失业保险金水平达366元,较调整前增长31%。企业退休人员遗属补助纳入社会统筹,全市5500余名退休人员遗属的基本生活有了可靠保障。

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城市低保对象达2.6万人,农村低保对象达8.02万人。全年两次提高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城市低保月提高40元,达到190元/月以上,月人均补助水平达到140元以上,全年累计发放城市低保金3832万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100元,达到900元/年以上,月人均补助水平达到50元以上,全年累计发放农村低保金4365万元。全市共有8698名五保对象,发放五保供养资金1812.4万元,集中供养率达到72.8%,83处敬老院已有78处完成建设任务,投入资金1.5亿元,敬老院已成为五保对象颐养天年的乐园。全年共有51万亩农田受灾,下拨救助资金805.2万元,救助灾区困难群众3.72万人。

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继续开展“情暖万家”、“朝阳助学”、“夕阳扶老”、“爱心助残”、“康复助医”五大救助工程,共资助善款227万元,救助城乡特困群众5666户,帮助340余名高考特困新生顺利入学,为17所敬老院配备100辆轮椅。